簫聲吹出情和意 花蓮引共鳴

記者高燈立花蓮報導 |2008.04.03
834觀看次
字級

【記者高燈立花蓮報導】東華大學舉辦的詩境美樂的「白雲千載-洞簫音樂中的學詩宋詞」音樂會,第二場昨天晚上在花蓮市創意文化園區演出「人間如夢:簫聲中的情和意」;現場簫聲、古箏、胡琴聲,聲聲動耳,讓聽眾如癡如醉。

東華大學這次邀請香港中樂團笛簫首席譚寶碩,演奏簫外,更邀請洄瀾國樂團饒天慈奏古箏、東大國樂團指揮唐維志拉胡琴、前台灣民族樂國簫樂首席蘇文宗吹笛,及香港古琴演奏家王燕聯合演奏,名家演出果然不同凡響。

譚寶碩自幼學笛,師承領南學派,其洞簫演奏技法綜合了傳統與現代,形成獨特風格;由於其演奏足跡遍及世界各地,在香港也為多部電影配樂,也出版數百張唱片,在傳統簫樂中少有的成果。

譚寶碩表示,簫樂,在傳統中國是一項極具代表性的樂器,譚寶碩認為,這次希望能以免費聆賞、拋磚引玉的方式,讓傳統簫樂在台灣深根。

策畫活動的東大環境政策研究所所長蔡建福表示,東大校區廣闊,一望無際的校園綠意盎然,再注入文學與音樂的種子,讓學生與社區有豐富的藝文陶冶;也因此,透過台灣尺八協會東區聯絡人陳光協助下,引荐笛簫演奏家來台演出並交流。

竹簫製作專家陳光,昨天在演奏會展示製簫過程,並為演奏者取竹、調管、音律製定、設色;他說,簫的本身除了要音律準確外,還需強化堅固及藝術之美,因此,他為選竹,經常翻山越嶺。

昨晚在花蓮市創意文化園區紅露館,演奏歷代古曲包括平沙落雁、秋風詞、落梅風等曲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