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吉田
學校老師偶爾會把做家事當成回家功課,兒女當天必會積極、主動做家事。隔天再叫他們做家事就敷衍了事,第三天要孩子洗個碗、拖個地板,他們就會說:「幹嘛什麼事都叫我做,今天功課很多,數學、國語、英文寫都寫不完,哪有時間。」
後來,一家四口決定開家庭會議,每個人在紙條上列出家事清單。經過討論,選出十二項家事,統統放入摸彩箱,每個人要摸出三張紙條,即是當周個人每天得做的三樣家事,下週再重抽一次,免得做同樣的事覺得單調乏味。
另外,每周輪流一人當班長,檢查每日家事完成度並統計未完成家事者。當月若達成工作任務就全家獎賞:隔月戶外旅遊三次;外出用餐四次;每人可以買兩本故事書。
把做家事放進家庭會議中討論,讓孩子有機會發表看法、參與規畫,配合度就會大大提高。我們家實施以來,成效頗佳,不僅家裡時時保持整潔,孩子們也都養成了主動做家事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