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國家兩廳院、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與國立歷史博物館三大場館,首度合作「館館手牽手」親子系列活動,七月九日起連續四個周末,以「多元,共融」為主題,推出十二場活動、兩場展覽,期待孩童在不同文化領域中,學習尊重每個人的特質。
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表示,「館館手牽手」跨館際活動,特色為用主題策展方式,讓孩子學習到科學、歷史、人文及表演藝術等不同領域與面向的知識。以表演藝術為核心的兩廳院,規畫「禮物」親子工作坊,引導親子透過遊戲,彼此合作與相互理解;「一百種不一樣」透過國內外戲劇參與的案例分享,引導孩子接受差異。
史博館推出全新版本「紅色寶盒—小鬼出任務」活動,從館藏國家重要古物溥心畬的《鍾馗馴鬼冊》出發,以歷史文化連結表演藝術和科學實驗。史博館館長梁永斐表示,希望孩子透過肢體練習、科學實驗,更認識自己,也理解他人。
科教館從生物多樣性的角度切入,「鳥類的隱形殺手—窗殺」工作坊,帶孩子以鳥類隱形殺手玻璃窗戶,認識「窗殺」議題,並動手妝點友善環境的窗紗;「消失的淺山精靈—石虎」講座,探討可以為面臨生存危機的石虎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