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暉欲新建家園,卻因疫情停擺,已自立的高關懷少年竟返「家」協助募款。圖為少年彩繪,對他們來說,沒有血緣的兄弟也是家人。圖/慈暉關懷學園提供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義氣是這樣用的!高雄市私立慈暉關懷學園為被社會漠視的少年培育技能,進而自立,但疫情和物價飆漲,籌建的新家園將停擺,竟有自立青年聞訊、辭去工作,回來協助募款,生死與共的情操令人敬佩。
2008年一群對非行少年有感的社工與心理師成立了「慈暉關懷學園」,希望為被社會漠視的少年提供緊急協助、安置輔導、適性教育及職涯探索課,更創立「蘋果綠烘焙坊」,讓孩子發揮所長、自立生活。
最初,創辦人胡靜婷不惜賣掉自己的公寓,作為第一筆慈暉啟動基金,甚至典當嫁妝換成工作人員的薪水,然而走過13個年頭的學園,因為建築物租約到期,為了不給孩子漂泊感,決定購買土地、自己規畫適用的建物。
安然走過13年頭的家園,因疫情衝擊收入銳減,資金告急,兒少安置服務恐在3個月後中斷。圖/慈暉關懷學園提供
但在疫情衝擊下,收入銳減,今年營運需要的600萬經費無著落,更有4000萬的新址重建經費缺口,此外可用現金還不到支撐3個月,因此發起「慈暉關懷學園緊急重建計劃」,希望透過眾人之力,募集每月開銷,包括飲食起居、教育輔導及課程費用,也期盼透過集資給孩子第二個家。
特別是,來到學園的少年有著不同的難題與困境,如父母離異或離世、遭逢重大變故、家暴、被遺棄、貧困、身心障礙等,卻有人在脫困後願意回來共度難關,如少年小Y。
小Y因原生家庭結構改變,無法適應父親另組的家庭,出現逃學、逃家的行為,因此進入學園,雖然家庭狀況猶未改善,但接受輔導後重返校園,完成學業並順利有了正職工作。偶然得知慈暉新建家園的處境,竟辭去工作,回到這個曾經的「家」,協助進行各項募款計畫,讓老師感到欣慰。
慈暉發起集資計畫,回饋品由「蘋果綠烘焙坊」的少年們製作,包括手工餅乾、奶酥醬等。圖/慈暉關懷學園提供
為感謝大眾的支持,集資計畫的回饋品也由「蘋果綠烘焙坊」製作,除了明信片還有手工餅乾、奶酥醬、茶與咖啡等。
緊急重建計畫官網:https://backme.tw/ref/DKqW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