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人物52】 科技主腦莫塞里:創作者主導的新網路時代來臨了

楊慧莉  |2022.06.04
5127觀看次
字級
區塊鏈技術所驅動的數位資產,如加密貨幣、 非同質化代幣等,將翻轉科技巨擘的地位,讓網路世界更民主化。圖/123RF
未來的網路世界,最大受益者將是有各種好點子的創作者。圖/Pexels
莫塞里目前擔任社群軟體「Instagram」的負責人。 圖/推特
照片和影片分享平台「Instagram」讓許多人爆紅。圖/Pexels
未來的網路世界,將有可能讓創作者與訂閱戶直接建立關係。圖/123RF

文/楊慧莉

網路世界,商機無限。不過,對科技先驅莫塞里而言,這股商機將發生機轉,未來最吃香的不再是當今大家耳熟能詳的科技巨擘,而是優游網路世界的創作者……

專業觀察
回望科技發展史


亞當‧莫塞里(Adam Mosseri),目前是社群軟體「Instagram」的負責人,帶領工程、產品和商業團隊,創造可以將大眾凝聚在一起的經驗。他的工作主要是形塑跟照片分享應用程式有關的經驗,再結合精闢的設計思惟與縝密的產品策略,創造出大家可共享的經驗。

莫塞里已在旗下擁有Facebook(臉書)、Instagram、WhatsApp等社交軟體的美國社群網路公司「Meta」服務十三年以上。一開始,他是臉書的行動應用程式設計師,後來成為產品經理,帶領產品和工程師團隊。在此之前,他成立過一個設計諮詢服務處,專注於繪圖、互動和展示設計。

科技日趨民主化

多年的職場生涯,莫塞里漸漸以科技設計主腦見稱。眼見區塊鏈技術所驅動的數位資產(如加密貨幣、 非同質化代幣等)將成為未來主流,科技主腦看到了科技勢力的消長,也預見新網路時代的樣貌。

莫塞里表示,從歷史來看,科技勢力正在發生移轉,將從組織移轉到個人,印刷機出現時就已露出跡象,只是過程顛簸,網路世界也不例外。

根據科技主腦的觀察,網路的出現,就是要將權力下放到人民的手裡,而且一步步朝此目標邁進,「以過去大家所熟知的媒體守門員為例,唱片公司、新聞出版單位、電視網等,都弱化了,雖還不至於成為昨日黃花,但都失去往日的光彩。」

就在傳統媒體式微,網路時代,先是創造一股新興勢力,將權力給了一些勢力龐大的平台,如照片和影片分享平台「Instagram」。對此,莫塞里認為,這有點始料未及,但他相信,權力集中在幾個平台手裡的狀況不會是長久趨勢,「未來十年,我們將看到權力發生戲劇性的移轉,從我的團隊和我所負責的這種平台,轉移到一群我稱為『創作者』的個人手裡。」

個人品牌成網紅

那麼,哪些人算是創作者呢?

根據莫塞里的定義,創作者本身就是一個品牌,並藉助Instagram等平台將其熱情變成一種生計,像是以在線角色「Benny Drama」而走紅的美國喜劇演員斯金納(Benito Skinner),或是各地的網紅。他們都善用Instagram、YouTube、TikTok等平台一展長才,演繹他們的好點子,引領文化潮流,讓追隨者關注他們的動向。

莫塞里想像科技世界的發展將會是,創作者可以將與觀眾的關係完全據為己有,不再透過科技巨擘的平台租借,而我們所有人都可以直接投資他們,屆時的網路世界裡的平台就更像這些創作者的舞台,可以讓大家發揮更大的力量去支持創作者。

科技主腦回顧網路誕生至今約半個世紀的變化,「我們看到幾乎每個產業都受到網路的影響,特別是那些以注意力為基礎的產業,如音樂、新聞、電視、藝界,全都因網路而發生變化,音樂創作者如多才多藝的饒舌歌手葛洛佛(Childish Gambino),不用依附在任何唱片公司下就能找到自己的聽眾。」

莫塞里也做了前後變化的比較。他舉了約十年前在CNN擔任華盛頓特區首席白宮記者的耶林(Jessica Yellin)為例,當時她創造了平均六十七萬人次的全國收視率,今天她光靠Instagram就能達到這個數字。許多運動明星也嘗到這個甜頭,籃球明星雷霸龍、足球明星C羅等都藉助社群平台建立廣大粉絲群。

區塊鏈去中心化

莫塞里自覺其團隊過去十年來已賦權創作者甚多,他們很想找到更多的方法支持創作者,「如果權力往創作者靠是趨勢,我們就得再想想一些事,因為創作者至今都還太仰賴幾個社交平台,而我們這些平台經營者也得跟著改變。」

莫塞里知道,這整個聽起來有點利益衝突,但他是從長計議,覺得「有利於創作者之事,平台也會同時受益,因為科技的世界需要有源源不斷的創意輸入和交換」,只是以他個人的經驗來說,科技界未必始終走在正軌上。

加入Instagram前,莫塞里有五年時間領導臉書的「動態消息」部門,有機會行走天下,與出版人和決策者會談,學到許多功課,獲益良多。其中一門功課就是,出版人非常重視穩定性和可預測性,他們無法在易變的平台上建立事業,也不該完全倚賴同一個平台。他相信這點也同樣適用於創作者。

根據科技主腦的觀察,網路世界已來到一個新紀元,所使用的科技工具不同於以往,有利於創意的發揮。莫塞里所指,就是根植於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網路世界,也以「web3」(第三代互聯網)產業見稱。在此產業下,衍生出加密貨幣、社交代幣、非同質化代幣等數位資產概念。

他認為,區塊鏈技術的重點在於省了大眾對中間媒介的需求。過去,我們都有需要把錢存進銀行的時候,但如今有了區塊鏈技術,就能把錢轉換成像加密貨幣這樣的貨幣,自行保管,無需再託付給銀行等中間媒介,其重點不是擁有數位貨幣,而是權力的轉移,從組織到個人,去中心化的結果是讓創作者對自己的作品全權掌控和擁有。

專業預測
創作者有福了!


普普藝術創始人安迪沃荷在看到新媒體出現時,預言:「未來,人人可以成名十五分鐘」,但在新網路世界,莫塞里則預言,人人可以至少有十五名粉絲。關鍵就在於,新的網路世界可協助創作者與觀眾建立直接的財務關係,擺脫任何平台的限制。

今天,對許多創作者而言,訂閱行為已成為他們事業的重頭戲。市面上,已出現許多厲害的訂閱平台,如讓創作者向贊助者以每件作品或定期取得資金的募資平台「Patreon」;讓人撰寫並發布新聞信息,設置訂閱功能,通過讀者付費以獲得收入的平台「Substack」;或是登入大家較熟悉的「YouTube」,成為會員。

以上這些平台管理、分散創作者的智慧財產,並處理付費問題,以此提供服務。創作者所需做的是,在他們的平台現身就好,以及遵守他們所訂下的遊戲規則。

莫塞里預測未來的發展有可能是,創作者不再仰賴任何平台,而是可以遊走所有平台,接受粉絲們的訂閱。

創作者麗莎的故事

科技主腦預估,未來五年內,區塊鏈的技術將讓創作者直接擁有與訂戶的關係。他並以一個來自喬治亞州的鄉村歌手「麗莎」行銷自己的創作為例,來演繹他的預測:

麗莎創作了一些歌曲,在正式發行上市前,想先試試水溫。喜歡她的人就可以上網訂閱。她可以賣一個代幣給訂閱戶,類似花個小錢就能買到的會員證,而 Instagram、Twitter、YouTube、Facebook等平台都認可這種會員證。那麼,在這樣的網路世界,麗莎如果先在Instagram打出知名度,未來要是想轉移陣地,就能帶著自己的粉絲團一起過去,而喜歡麗莎的粉絲們也只需要訂閱一次就好,不用在每個平台上登入註冊。

莫塞里認為這種新網路世界最棒的是,一旦會員證建立在區塊鏈的基礎上,就沒有哪家公司可以註銷麗莎的粉絲群,「 Instagram可能明天就消失了,但她與訂戶的關係還在,收入也是。」

平等享有網路商機

此外,他也看到未來科技解決創業資金問題的潛力,即創作者將可利用科技籌募資金助己發揮創意,「麗莎將可建立自己的粉絲團,讓他們直接投資在自己身上,助己成功,而有了那些資金,她就能有更多的時間探索和創作。」

而今,社群媒體已成為多數人生活的一部分,這也讓專事經營社群媒體的美國社群網路公司「Meta」無往不利。不過,莫塞里認為,他所預測創作者與訂戶的直接財務關係,是Meta等網路巨擘無法插手的,而這也正是網路世界的屬性,即永遠處於變動中,大家最好以開放的態度去迎接改變。

他個人覺得這波趨勢最棒的是,逐漸落實網路民主化的初衷,讓權力去中心化,所有人都一視同仁的,平等享有網路商機,就如當今已可以看到的一些成功事例,像是以滑輪舞步在Instagram 爆紅的詹塔(Oumi Janta)。

換句話說,未來網路世界最大受益者將是創作者,他們可以與觀眾直接建立關係,把自己可行的好點子變成飯碗,而想投資創意的人也有了直接的管道。當然,這也意味著訂閱戶可以用口袋的錢行使投票權,要是創作者沒有好的產出,他們也可以不買單。即便如此,莫塞里也樂見其成,因為那樣才能激勵創作者,催生出更多感動人的創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