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環境日50年 地球環境變好了嗎? 文/彌生 |2022.06.04 語音朗讀 765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佳作:《尼莫的花園》 圖/Giacomo d'Orlando 攝影師Giacomo d'Orlando在義大利薩沃納,拍攝以現代科技在海底種菜的傳奇。海底養殖的蔬菜,生長速度比在陸地上快得多,為缺地缺水地區的農業,帶來了全新解決方案。可持續城市獎:《淨零轉換——光生物反應器》 圖/Simone Tramonte 義大利攝影師Simone Tramonte拍攝冰島一家工廠的光生物反應器,生產可持續的蝦青素能源產品,顯示了冰島已從化石燃料,轉向100%電力和熱能等可再生能源。佳作: 《在河中撈魚》圖/Ashraful Islamr 攝影師Ashraful Islam拍攝孟加拉國桑托拉橋附近漁民,戴著色彩豔麗的傳統帽子,在附近的河道裡捕魚。暗示只要不過度捕撈,並不會造成嚴重的生態破壞。但背後大片的藻類,卻暗示了水質汙染。未來環境獎:《洪水》 圖/Michele Lapini 攝影師Michele Lapini拍攝義大利摩德納省的帕納羅河,因為強降雨和融雪導致河水泛濫,使波谷的一棟房子被泡在水中,也預示隨全球暖化,將有愈來愈多的家園將與洪水共存。佳作:《上勾的小狗》 圖/Celia Kujala 攝影師Celia Kujala於墨西哥科羅納多群島海域,拍到一隻幼年海獅不幸被魚勾勾住嘴部,無奈絕望之餘,不得不大膽跟在潛水員身後求助。氣候行動獎:《最後一口氣》 圖/Kevin Ochieng Onyango 攝影師Kevin Ochieng Onyango拍攝大片沙塵暴中,非洲肯亞內羅畢的一個小男孩,以一根連鼻吸管,吸取植物給予的最後一口空氣。佳作:《清潔能源》 圖/Pedro de Oliveira Simões Esteves 攝影師Pedro De Oliveira Simões Esteves於葡萄牙拍攝山頂上的風力發電機,在陰天日落前,大地呈現一種後現代末日荒涼感,看似沉重的照片,卻也顯示了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韌性獎:《為生存而活》 圖/Ashraful Islam 攝影師Ashraful Islam拍攝孟加拉因極端乾旱,成群的羊在裂開的土壤中苦尋新鮮的草和乾淨的水源。整個畫面觸目驚心,敦促人類反思和自省。青年環境攝影師獎:《地獄》 圖/Amaan Ali 印度攝影師Amaan Ali拍攝一個男孩,在印度新德里亞穆納河壇住家附近,目睹屢見不鮮、瘋狂撲面而來的森林大火,場面像極了宗教故事中的煉獄場景。水與安全獎:〈綠色屏障〉 圖/Sandipani Chattopadhyay 攝影師Sandipani Chattopadhyay拍攝印度西孟加拉邦達莫達爾河上綠藻叢生,嚴重影響該地區的人類健康和水中生物的棲息地。佳作:《被塑料包圍的環境》 圖/Subrata Dey 攝影師Subrata Dey拍攝於孟加拉國吉大港,一家塑膠瓶回收工廠裡,一個小男孩坐在一架梯子上,周圍是大片髒兮兮的塑膠瓶,而不是乾淨柔軟的草地或校園環境。年度環境攝影師獎:《漲潮之子》 圖/Antonio Aragon Renuncio 西班牙紀實攝影師Antonio Aragon Renuncio,展現全球暖化導致西非國家海平面不斷上升,海浪吞沒沿岸房屋、莊稼、道路、樹木、學校……成千上萬人被迫離開家園,或睡在斷垣殘壁中。佳作:《晾晒越南線香》 圖/Azim Khan Ronnie 攝影師Azim Khan Ronnie展示令人驚豔的越南河內某村莊,工人們正在捆紮傳統線香,放置在陽光下晒乾。 文/彌生2021年底,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會議上,第14屆「年度環境攝影師大賽」(The CIWEM Environmental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揭曉了獲獎者名單,並展示發人深省的影像,喚醒人們對環境問題的關注,激勵人們以可持續的方式生活。以下就來觀覽從119個國家、近7000張作品中選出的獲獎照片,感受氣候和環境問題對人類的巨大影響,並反思如何在消費主義時代,做一個盡可能環保的個人。 前一篇文章 騎單車 好處多 對環境破壞最少 下一篇文章 溫室效應 影響下一代健康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4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航太國防展 將聚焦無人機2025.09.1509洋溢三好感動 佛光山僧信作品聯展2025.09.1610拳擊女將黃筱雯 奪世錦賽第3金2025.09.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交通號誌 夏日減秒因應 未來建築潮流 和小生物當鄰居倫敦空汙地址 改變歐洲房價網購減碳 從包裝循環利用做起 作者其他文章溫世仁文教基金會 國內外培才並一路相伴魚種顏值低 滅絕風險高以各種形式進行展演林儒麟 原創音樂劇促族群融合蜂鷹威猛 打群體戰珍貴稀有卻面臨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