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法無他 星雲大師 |2022.05.27 語音朗讀 416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pexels 文/星雲大師唐朝的藥山惟儼禪師在十七歲的時候,跟隨廣東潮陽的西山慧照禪師出家,後來隨湖南衡嶽寺的希操律師受具足戒。惟儼禪師認為大丈夫應該探求自性的清淨,不該只拘泥於繁瑣的支末細節,因此又去參禮石頭希遷禪師,在他的座下領受了法義。後來在湖南澧州藥山擔任住持,弘揚禪法。有一天,有位年輕的禪僧前來請問:「老師,學人學習禪法已有十年之久,對於自己的大事,為什麼還不能開悟,請禪師指示。」藥山惟儼禪師沉思了片刻,才緩緩地說:「機緣未到。」禪僧又問:「那什麼時候因緣才到呢?」藥山惟儼禪師說:「你自己去思量。」年輕的禪僧又問:「禪師,何不助我一臂之力?」藥山惟儼禪師答說:「我若幫忙,那你自己做什麼呢?」藥山惟儼禪師接著又說:「我不要增加你的思量,思量多了,負擔很重。要一法不見他法,才能直探心源。」青年禪僧於言下終於有悟。圖╱unsplash養心法語一般人學習,一種是要人幫忙,一種是自己思考,但實際上,在佛教認為這種學習都不是最好的辦法,因為別人吃飯我不能飽,別人走路我不能到,你要人幫忙,只是愈幫愈忙而已。學習,若只靠思考,思量是分別意識,思量愈多,知識愈複雜。如果是正思、正念倒也罷了,萬一思慮太多,別解太多,妄想紛飛,就等於走岔路,反而失去了方向,又怎能找到自己呢?所以,禪門的老師才鼓勵人要自己承擔當下。──摘自《星雲大師全集‧星雲禪話》圖╱pexeles 前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八風 下一篇文章 台日協會邱義仁請辭 蘇嘉全接任新會長 熱門新聞 01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2【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2025.08.0303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4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5味覺圖有謬誤2025.07.3106【心靈修行】清靜心的日常修煉2025.08.0307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08 謝弘志 樂在以畫筆擁抱生命2025.08.0209泡水光電板會破壞生態嗎? 2025.08.0210俄 8.8 強震 海嘯淹沒小鎮2025.07.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大師如是說】處事禪心【星雲大師如是說】人間佛教【星雲大師如是說】正信之美【星雲大師如是說】輪轉相繼【星雲大師如是說】有情的層次【星雲大師如是說】六忍歌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供養的種類《星雲法語》人生四品星雲大師:四藝與人生星雲大師:如何養性星雲大師:正信之美星雲大師: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