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表示,央行將繼續升息直到「有明顯和令人信服的證據顯示通膨回落」。這是他迄今最鷹派的言論。
鮑爾17日在《華爾街日報》一場直播活動上表示:「我們需要見到通膨以明顯、令人信服的方式回落,我們將繼續推動,直到我們見到那樣。」「如果這涉及要(讓利率)超過廣泛理解的『中性』水準,我們會毫不猶豫。」
鮑爾在這場訪談中屢次強調有必要抑制數十年來最熱的通膨,形容物價穩定是「經濟的基石」,坦承要達到這點會承受一些痛苦,包括失業率稍微上升,但為了達成目標,付出代價是值得的。
Fed本月初在決策會議上決議升息2碼,鮑爾表示6、7月可能會有類似的升息幅度。在最新訪談中,鮑爾重申這樣的指引,並表示近期通膨發展對決定未來升息幅度有關鍵性影響。
台灣通膨年中漸回降 全年將高於2%
鮑爾說:「經濟狀況強勁,我們認為能夠承受不那麼寬鬆的貨幣政策,更緊一些的貨幣政策。」「會出現一些和恢復物價穩定相關的苦痛,但我們認為能維持穩健的勞動力市場。」美國4月通膨率為8.3%,較3月稍微下滑;4月失業率3.6%,僅比疫情前低點略高。
另外,我國中央銀行副總裁嚴宗大今天赴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進行「2022年下半年全球、亞太及台灣整體經濟、金融情勢的展望與分析」專題報告,提前出爐的書面報告指出,預期今年上半年,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居高,年中漸回降,全年將高於2%。
央行指出,由於俄烏戰事膠著,打亂全球原物料供應,加上中國大陸封城防疫措施,均惡化全球供應鏈瓶頸問題,原油、穀物及基本金屬等原物料價格攀高,加劇國內輸入性通膨壓力。
此外,供應鏈瓶頸問題、地緣政治風險及氣候變遷危機為影響本年下半年通膨走勢之主要不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