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墾丁 珊瑚幸福樂園 |2022.05.19 語音朗讀 130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墾丁南灣珊瑚在氣候變遷下展現旺盛的生命韌性,卻飽受人為垃圾、汙水和過量遊憩壓力等生存威脅。圖/潘欣中 【本報屏東訊】珊瑚礁為地球、人類提供重要的生態服務功能,因人類活動和氣候變遷,面臨存亡威脅,各國學者無不尋找解方,台灣也不例外。台灣學者發現,具獨特天然環境的墾丁珊瑚,在歷次大白化危機中展現旺盛生命韌性,被國際視為生態復育韌性指標性物種,是「小而美」的珊瑚幸福樂園。珊瑚礁是水中熱帶雨林,是海洋食物鏈重要環節,還有保護海岸、帶動藍色經濟功能與價值。30多年來,受到人為活動、暖化影響,世界各地珊瑚礁陷入大白化危機,面臨滅絕威脅,包括美國、澳洲等國紛紛投入珊瑚礁研究、教育和保育。台灣有多所大學投入,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國立海生館更是調查研究主力部隊。2020年,台灣發生了有紀錄以來,最大規模的珊瑚白化。全台包含小琉球、墾丁、綠島等,水下都是白茫茫一片。 圖/取自島人海洋文化工作室臉書三溫暖效應 造就環境抵抗力較強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說,珊瑚礁對環境變遷呈現不同反應,找到對環境變化具抵抗力、恢復力的珊瑚礁並加以保護,成為全球珊瑚礁研究保育重要議題。展現生命韌性的墾丁南灣珊瑚,正是全世界研究者尋尋覓覓的目標,沒想到「近在眼前」。從1987~2020年,全球珊瑚出現9次珊瑚大白化,經歷多次颱風引發的海流物理性侵襲,墾丁南灣珊瑚展現抵抗力與恢復力。陳昭倫說,調查發現南灣近岸海底有座80公尺小山,海流牽引作用出現間歇性湧升流,深海溫度較低、營養鹽濃度較高,酸鹼值較低的水團會和淺海水質不同的暖水團更替交換,珊瑚長期經歷環境劇烈變動,造就對環境變化抵抗力較強,水溫忽冷忽熱的三溫暖效應,有助紓緩持續高溫對珊瑚所造成的傷害。「30年前的墾丁珊瑚健康又美麗,南灣在得天獨厚環境下展現旺盛的生命韌性,卻被人為因素不斷地消磨!」陳昭倫感嘆,墾丁珊瑚礁整體較過去還是呈現衰退狀態,除海水暖化、颱風物理性破壞等自然因素,多是陸域人為活動造成,包含遊客釣魚、撈捕、潛水客踩壞礁體、遊客住宿產生有機廢水排入海裡等。國立海生館珊瑚博士樊同雲調查發現,受間歇性湧升流、電廠溫排水影響的核三廠出水口,雖然水溫高於不受湧升流影響的合界,但珊瑚白化、死亡率相似或較低,顯示具較高的耐熱性,核三廠進水口外側的水溫未異常升高,也維持以珊瑚為優勢的健康狀態,引起學者關注。樊同雲說,墾丁南灣珊瑚歷經9次水溫異常暖化、珊瑚白化事件,生態依然蓬勃發展,例如:細枝鹿角珊瑚、尖枝列孔珊瑚,因湧升流長期水溫忽冷忽熱三溫暖效應,演化出可避開潮汐等負面衝擊的繁殖策略,不必擔心枯竭和「少子化」問題。圖/取自島人海洋文化工作室臉書銳枝鹿角珊瑚 海生館發現熱韌性「評選、培育和保存熱韌性珊瑚,是珊瑚礁研究、保育和復育關鍵任務,台灣已跨出一大步。」他說,核三廠出水口海域的銳枝鹿角珊瑚,正在當地快速成長發展,走過2020年珊瑚大白化事件,半數群體未白化依然健康,且正常生殖,顯示具高度熱韌性,海生館正培育 銳枝鹿角珊瑚在人工環境下,建立一套完整生活史的人工養殖系統。他強調,台灣是全球珊瑚礁中珊瑚白化的熱點,具備科學、技術發達優勢,適合發展為瑚礁復育基地,營造珊瑚礁與人類共存共榮願景指日可待。 前一篇文章 美調升台灣疫情風險 至最高級別 下一篇文章 鮑爾最鷹言論:持續升息直到通膨下降 熱門新聞 01【詩】一瞬2025.08.21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論鬼的形象 4-22025.08.2003吳修齊基金會訪佛光山 期許做更多好事2025.08.2004波士頓慶中秋 佛光人傳三好2025.08.2005印尼佛教學院結業 佛光山教育新頁2025.08.2206佛法多元傳播 藏海無涯學術研討2025.08.2007電子書飛躍成長 銷售占比達2成2025.08.2108宇宙暗物質2025.08.2109佛光山加爾各答禪淨中心 同慶印度獨立日2025.08.2110防腐劑、汽機車廢氣 罹患肺腺癌關鍵因子2025.08.2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睽違29年 台灣威廉波特少棒奪冠垃圾換餐點 慈善環保雙贏32 : 0 兩波大罷免慘敗收場快樂閱讀 印度流動圖書館 明年國防預算9495億元 創新高比照英特爾 傳美考慮補助台積電換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