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別,重逢

文/陳丕珍 |2022.05.17
1388觀看次
字級

文/陳丕珍

回想我的小學生活,一定得從那一件洋裝說起。

小時候,不記得過年時是否有新衣可穿,但入小學的那一天,我卻有一件新洋裝;媽媽親手縫製的洋裝,上面有三槍牌縫紉機輕快壓車過的聲音,喀噠喀噠喀噠!喀噠喀噠喀噠……

粉紅底的厚雪紡,有著黃白相間的各式大小花朵燦爛開滿整件洋裝。五十多公分長的無袖百褶洋裝,胸前二條素面蕾絲滾花,以咖啡色雙如意花紋的壓條車上,衣襟處縫上二顆橘紅色有著金黃鑲圈的鈕釦,繫在腰際邊的二條綁帶,在背後打上一個漂亮的蝴蝶結;我入學的那一天一定像隻翩翩起舞的蝶兒般,快快樂樂的步上學習的殿堂。

啊!這是我小學六年美好的開始,得真真切切地感謝我的母親啊!

六年寒暑,從家裡到學校可說是翻山越嶺!出門後不久,得小心翼翼的走過那由幾根竹子併排以鐵絲固定的「竹管橋」,然後沿著田間阡陌左彎右拐逶迤而行,之後繞過二個池塘,再爬越一座山嶺,下山後從學校後方的廁所進入校園。而那個令人心生畏懼的「竹管橋」,往往在大水或颱風過後就會被洪水沖走,這景像也成為日後夜裡經常出現的惡夢。

上學路上的刺波(懸鉤子)、酸藤是沿路可尋的零食。離學校不遠處的林子裡有一棵高大的荔枝樹,夏天時紅通通的荔枝高掛枝頭,總吸引我們這些嘴饞的小猴子攀爬摘取,有時整個樹幹布滿了可怕的毛毛蟲,真是讓人又愛又恨啊!

有時落單,自己一個人走在一段竹林裡,竹子因風搖擺相互磨蹭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響,總讓人心生恐懼,每每就連想到「竹篙鬼」的鄉野奇譚,隨即害怕得快速狂奔!放學後的空便當盒在湯匙的一陣慌亂撞擊之下,錚錚鏦鏦的聲響迴盪在空無的山間。

當時早晨例行的升旗儀式及國歌合唱,是每天學習的開幕式。打掃時間最歡喜被分配到「撿樹葉」,尤其是在老榕樹下,把綠的、金黃色的落葉先撿成一堆一堆再集中處理;有時風一吹,得追著它們到處跑。不知從何時開始用鐵絲撿樹葉成為潮流,以鐵絲撿串起地上的落葉,有時還會相互評比,看誰的比較大串!這一招,在雨後的打掃時間特別受用,尤其是一陣大雨之後,有些葉子浮在水漥裡,有些則緊緊附著在溼黏的泥地上;撿著撿著,隨手以鐵絲在地上畫一個「井」字,圈圈叉叉就玩起來了!噹噹噹──上課鐘響,大夥一溜煙進教室去了!還沒分勝負呢!

下課時,那個有著格子鐵架像是地球儀的遊樂器材常常得用「搶的」;整個人鑽進裡面,伸出單腳踩在地上,用力的踹轉圈子,有些小朋友則在圈外以手用力的推轉,世界就這樣跟著速度倍數的流轉著。

而我覺得最刺激的是那組漆著朱紅色的「空中蹺蹺板」;雙手握緊懸空的把手,用雙腳的力道,著地後用力一蹬,整個人也跟著彈飛起來;就這樣,蹺蹺板的兩端,你來我往,誰也不讓誰;穿著製服的吊帶裙也在空中跟著上下開合,有時為了減少阻力,乾脆把裙擺塞進內褲的下緣,這款畫面,現在想起來也只能說:那真是個純真的年代啊!

秋冬時節,學校後山的菅芒花搖搖晃晃的不時向我們招手;老師帶著蠢蠢欲動的我們上山摘採,過程雖已模糊,但在警衛室旁的那排教室屋頂上晒菅芒的畫面確是印象深刻;風一吹,白茫茫的芒花滿天飛舞,花絮颺得好遠好遠……

那時的大操場,仍是一片雜草叢生,得從家裡帶來鐮刀組成除草大隊,在老師帶領下,一字排開,當一聲令下,大家揮刀割起草來;整個大操場就像蝗蟲過境,雖然汗流浹背,但在嬉鬧間也接力完成任務。現在每每看著小朋友最愛的攀岩溜滑梯和美麗的跑道,腦海中仍常常會浮現那些難忘的印記。

父親和母親也是我們同校的校友;我打開北港國小第二十屆的畢業記念合照給媽媽指認,問她:哪一個是妳呢?她咪著眼睛搜尋了好一會兒,說認不出來;好像是她,又好像是她……久別的童年一晃眼已近八十寒暑。

我得趕快把我的照片標註起來,為了和日後的自己重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