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LSE研究 鼓勵玩家到戶外、社交 有效降低患病率 實境手遊寶可夢 緩解憂鬱症

編譯/韋士塔  |2022.05.14
2047觀看次
字級
寶可夢遊戲吸引大批玩家。圖/法新社
寶可夢是熱門的「適地性」遊戲。 圖/美聯社
研究顯示寶可夢遊戲有助緩解輕度抑鬱症。圖/美聯社

編譯/韋士塔

最新研究顯示,適地性(location-based)遊戲可能有助緩解非臨床形式的輕度憂鬱症,例如相當受歡迎的擴增實境(AR)遊戲「精靈寶可夢GO」(Pokémon GO)。

這款智慧手機遊戲運用擴增實境技術,結合全球定位系統(GPS)系統,讓玩家能在現實生活場景中捕捉到許多虛擬的神奇寶貝。這種身歷其境的沉浸式體驗,讓這款遊戲大受歡迎,吸引大批玩家。

由於「精靈寶可夢GO」是基於現實環境的物理位置進行的遊戲,並搭配GPS技術,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的研究團隊據此展開調查,研究適地性的手機遊戲與當地憂鬱症趨勢之間是否有關連。

研究團隊蒐集「精靈寶可夢GO」在2016年推出時,在12個英語系國家166個地區的數據,涵蓋時間達50周。研究人員把這些地區的憂鬱症相關數據,與尚未發行遊戲地區的數據進行比較。研究團隊利用的分析工具是「Google趨勢」(Google Trends),對當地的憂鬱症趨勢進行分析,以計算憂鬱相關詞彙(如壓力、焦慮)的網際網路搜索量,藉此衡量輕度憂鬱症的程度。

分析結果顯示,「精靈寶可夢GO」推出後,與憂鬱症相關的網路搜尋量,在短期內顯著減少;這也顯示,適地性的智慧手機遊戲,的確有可能降低當地憂鬱症的患病率。

研究團隊指出,這類遊戲之所以能減輕用戶的輕度憂鬱,是因為它們鼓勵玩家到戶外活動,進行面對面的社交,以及接觸大自然;這些活動,都對心理健康有正面影響。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報告指出,憂鬱症是生理、心理以及社會因素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目前全球約有3億人受影響。若能確定憂鬱症的風險因素,有助開發藥物之外的預防策略。

近年來,愈來愈多科學家發現電子遊戲能夠減輕憂鬱症狀;試驗顯示,接受電子遊戲療法的老年憂鬱症患者,在認知能力方面的改善效果,明顯優於接受一般療法的患者;另外一項研究則發現,輕度憂鬱症患者接受幾種行動應用程式的治療後,症狀都有所改善。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的研究也發現,11歲時常玩電子遊戲的男孩,3年後出現憂鬱症狀的機率低於同齡者。

心理學家指出,多數人玩遊戲時,會比平時更自信,也會產生好奇心以及刺激感等正面情緒。反之,患有憂鬱症的人往往對自己的能力感到悲觀,情緒低落。透過完成遊戲指定的任務,則能讓他們獲得信心。「精靈寶可夢GO」具備多項元素,包括社交、互動、實現目標,確實有助改善玩家在實際生活的憂鬱症症狀。

醫學專家表示,憂鬱症患者往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不願與外界接觸,行為活化治療則有助改善病情。過去常見的治療障礙,是患者排斥外出,但透過虛擬實境(VR)或AR遊戲輔助患者接受外界刺激,有可能減輕憂鬱程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