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愛玲
鄰居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太太,早年與撤退來台的先生白手起家,胼手胝足將一雙兒女養大並各自成家立業。小孫子自小由她拉拔長大,如今雖已成年依然與其一起生活。前幾年老先生仙逝,老太太倚靠領取政府發放的半俸過生活,雖然物價飛漲且金額不多,慣於省吃儉用的她還能勉強應付。
老太太每天起床,簡單用過早餐,披著朝陽,踩著碎步,拖著菜籃去鄰近的市場採買,順便與熟識的攤販哈啦幾句。一個人的午餐用前一天留下的餐食隨便打發,晚餐則細心料理等孫子下班回來一起享用。做完家事,去鄰居家串串門子、聊聊天賴以打發時間。
原本終於可以頤養天年,可惜剛至花甲的兒子幾年前中風,被迫入住養護機構。阿婆還得從捉襟見肘的菜錢中省出些許費用,有空買些兒子平時喜歡吃的點心和水果前去探望。住在附近的女兒看在眼裡,心中似乎不平衡,也時常藉故向老母親伸手「借」錢,幾次未果,女兒自此斷了回娘家的路。
某天阿婆與人聊天時怨嘆自己的命不好,本該享清福的年齡卻要侍候孫子,牽掛兒子;如今到了耄耋之年,不但得不到兒孫們的贍養費,反要「倒貼」給晚輩們……正當她講到激動處潸然淚下之時,我緊緊握住她的手說:「阿婆,您的命很好是您不自知啊!」她淚眼婆娑地望著我一臉茫然,我進一步細數:「您行動自如,想去哪都可隨心所欲,多自由啊!您有孫子作伴,享受天倫之樂又不會孤單;您不用向晚輩伸手反而還可資助他們,證明您經濟獨立,活得有尊嚴;孫子願意回家吃您煮的,證明您身手俐落、頭腦清醒,與您同年齡的長者羨慕您都來不及,哪會命苦啊!」
阿婆聽完,回過神來破泣為笑,嬌嗔地問:「真的嗎?」我篤定地點點頭,自此再未聽過她的抱怨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