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職人 玩轉史博館藏動物圖像

曹麗蕙 |2022.04.19
286觀看次
字級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國立歷史博物館號召十位新生代工藝創作者,大膽翻玩館藏動物圖像,即日起在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推出「從miao聲—職人的動物召喚術」館藏數位圖像應用展。民眾可一窺新生代工藝職人把常玉的〈北京馬戲〉,延伸創作為黃銅袖釦;〈漢白虎瓦當拓本〉圖像變身為書架,以〈貓蝶富貴〉版畫中兩隻貓在花叢中撲蝶圖像,轉化為生活中的抱枕、手巾等,從一件件創作中,感受當代工藝與歷史文物的跨時代對話。

史博館代理館長梁永斐表示,這次「從miao聲」展覽以貓為繆思,提供二十二件典藏圖像供職人發想,鼓勵更多新興工藝創作者和設計師,透過博物館加乘,重新解構館藏圖像。

策展人鍾瓊儀表示,展覽雖以貓為主體,但主要是用貓咪的「miao聲」召喚其他動物,所以不只是貓,職人們還以長臂猿、馬、虎、豹等館藏動物圖案為靈感來設計創作,轉化為生活物品。

其中金工職人王譽霖、周霽恩,以溥心畬之水墨畫作中姿態靈動傳神的長臂猿創作出「六角樹猿銅碟」;另取材常玉〈北京馬戲〉中的線條簡練、動態卻躍然紙上馬,以黃銅為材質製成兩枚袖釦。

蘇健霖則以〈金錢虎〉圖中虎身堆滿錢幣的意象為繆思,將招財聚氣的風水常用植物—銅錢草,結合〈武官三豹補〉的清末緞繡豹紋方補上的圖騰,創作「招財聚寶虎錢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