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風光】 修剪生命 的荒蕪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2022.04.16 語音朗讀 178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正門前,通往大佛城的步道。圖/佛光山叢林學院同學們從日常的出坡作務中,體悟佛法。圖/佛光山叢林學院同學們從日常的出坡作務中,體悟佛法。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佛光山叢林學院四周有許多植栽,從幾十年的大樹,到灌木綠籬、觀葉植物等,少說也有二十幾種。種類多元的植栽花木,打造了綠意盎然、舒適的學習氛圍,也反映出同學的學習環境與狀態。佛法潤澤 平等均施叢林學院的同學來自不同國度及成長環境,性格愛好、學佛背景亦各有不同。能夠齊聚同一屋簷下,同堂共學,莫不是為了想透過學習佛法,找到人生的意義;藉由行菩薩道,創造自我的生命價值,期許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縱使每一位同學的根基、性向皆有所不同,但在平等、普施的佛法薰陶下,依然各有所長。一如《法華經‧藥草喻品》所提到的:「如雨普潤,貴賤上下,持戒毀戒,威儀具足,及不具足,正見邪見、利根鈍根,等雨法雨,而無懈倦。」不同屬性的同學,除了佛法的潤澤,更需要師長的栽培與引導;不同種類的植物,自然也需要「匠人」知根知底的打理,才有辦法百花齊放。天氣逐漸暖和,同學也在老師的帶領下,陸續對院內各種植栽進行較大幅度的修剪,以期來年能枝繁葉茂。疏理葛藤 展現生命只見老師手起(剪)刀落,瞬間把還算茂盛的金露花綠籬剪禿了,只留主幹和幾片葉子,一旁的同學看了一頭霧水。老師解釋:「外在繁茂,內裡其實充滿了枯枝,植物冠部過於茂密,也不利中、下段枝葉的成長,加上透風性不佳,便容易有病蟲害。」接著又說,「學佛也一樣,切莫一味追求外在的高光和成就,更要從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煩惱、雜染處下手。也不要像徒長的枝條,不顧一切往上竄,看起來很精進,但獨占所有養分讓自己茁壯,卻忽略了大眾,忘記了大師時刻提醒我們的『我在眾中』,這也不行。強行出頭,往往就是最先被剪掉的。」趁著萬物生長的春季為植栽作疏理,正好可以刺激更多新的枝葉生長,去蕪存菁,迎接新生命;趁著生命力最強盛的青年時期學佛,剪去強出頭的跋扈、修掉畏首畏尾的葛藤,再予以法的灌溉,才能展現出無窮無盡的青年力!「當然,金露花生命力頑強,可強剪,換成其他植物,可能這麼一剪,就小命(慧命)不保了。」留下讓人深思的一句話,老師又帶著同學往草皮的方向去了……學生心得專修部三班年級/慧儼和學長們坐在草皮上拔草,發現野草也蠻好看,還開著小花。好奇問老師,老師說,任由野草滋長,會影響草坪生長,如同我們的煩惱一樣。我思考了很久,確實我們都喜歡繽紛的境界,但那些往往都是雜染的,帶來的是無盡的執著。從此清除野草,我就對著它們念佛,就如同我們起煩惱時,藉由念佛來提起正念,從此煩惱不再是煩惱,而是轉煩惱為菩提。專修部二年級/慧翔這學期被開牌擔任「園頭」,負責全院的園藝工作,才發現看似簡單的澆水、修剪,原來一點都不簡單。尤其不同需水量的植物被種在一起的時候,考驗的絕對是耐心和覺照力。老師帶著我們,不厭其煩的指導什麼植物該怎麼照料、該怎麼讓它長得更茂盛等等,突然明白了什麼叫「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師長如此用心栽培我們,我們唯一能夠回報的,就是努力讓自己茁壯、茂盛。專修部一年級/張豪進當自己有空檔時,會協助園頭學長拔草,剛開始覺得非常輕鬆,但時間一長,又開始苦惱野草怎麼都拔不完。上課才發現,原來拔草和我們學佛修行一樣,需要精進不懈,如同佛陀說的四正勤:已生惡令斷除、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我們在修行的道路上會生起善法,但是煩惱也伴隨而生,不會「罷工」,唯有時刻心存正念,惡念自然減少。佛光山叢林學院,歡迎報名就讀。 洽詢電話:07-6561921 轉 3001~3002(男眾) 2050~2053(女眾) 前一篇文章 【老師的話】 生命的調香師 下一篇文章 【懷古慨今】 禪機處處 熱門新聞 01紐國馬努考東區警局培訓 北島佛光山召開2025.10.2802【樂齡遊學】 圓夢 現在就啟程2025.10.2803【遊藝筆記】蘇東坡的黃州赤壁 (下) 2025.10.2804三好校園共識營 306校推教育向善2025.10.2805【生活練習題】 讓愛更有彈性2025.10.2806空氣變蛋白 新肉革命來襲2025.10.2807波蘭「光之花園」燈光展2025.10.2808逕至醫學中心就診 部分負擔將加5成2025.10.2809佛光童軍北區歡喜木頭車 歡樂競賽2025.10.2810從地涌出一朵淨蓮 寫於南華大學三十周年前夕2025.10.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叢林風光】青年寺院生活體驗營 發菩提心 走上覺醒之路【叢林風光】叢林修持 體證道在當下【叢林風光】薪火傳燈 叢林傳承與開展【叢林風光】叢林迎新 學修並進 成就菩提【叢林風光】心無罣礙 找到生命的方向【叢林風光】 叢林佛子走出去 暑期實習 體證佛法真味 作者其他文章【薪火傳燈】星雲大師僧伽教育六十周年【薪火傳燈】星雲大師僧伽教育六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