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遠炫
漢文帝在當代王時,原本有一名王妃,這名王妃為他生下四個孩子。呂后裁減掉一批宮女,服事她的宮女中有一個姓竇的女子,跟著其他四名宮女就被送到代國。這名姓竇的宮女就是大名鼎鼎的漢文帝皇后竇漪房,也是漢景帝的母親、漢武帝的祖母,是「文景之治」的重要推手,影響著雄才大略的漢武帝。
《史記》與《漢書》並沒記載竇皇后的名字,唐代司馬貞作《史記索隱》,引用西晉人皇甫謐的說法,稱竇皇后的名為「猗房」,後來又轉變成「漪房」。實際上竇皇后的名字仍有待考證,但稱為「竇漪房」則有容易分辨史上不只一個「竇太后」的問題,而且留下名姓,也對男女平權觀念有所助益,因此漢文帝的妻子,就稱她為「竇漪房」。
竇漪房是漢代清河郡人,這個地方離趙國近,所以呂后要裁掉宮人時,竇漪房向太監請託,希望把她分配到離故鄉不遠的趙國,糊塗的太監卻把她分到代國,竇漪房只好哭哭啼啼的加入代國行列。年輕的代國諸侯王劉恆,五個宮女中特別喜歡並寵愛竇漪房,劉恆成為皇帝時,他的王妃與四個孩子卻早已先後去世,大臣請求皇帝立后,竇漪房因此成為皇后。
竇皇后有三個孩子,長女就是館陶長公主劉嫖,長子劉啟成為後來的漢景帝,小兒子劉武封為梁王,是竇皇后最喜愛的兒子,還曾要求漢景帝傳位給弟弟。竇皇后寵愛小兒子劉武,一直希望能以兄終弟及的方式,讓劉武當上皇帝,但竇皇后的姪子竇嬰卻反對,而與竇皇后有所衝突。大臣袁盎等人阻擋了竇太后立劉武為帝的想法,劉武因此派人暗殺袁盎等人。
暗殺事情曝光後,劉武透過姊姊劉嫖向母親竇太后求救,劉武交出兇手推責,但景帝已經無法相信這位同胞兄弟,劉武後來要求留在首都長安,景帝卻要他回封地。劉武在平定七國之亂有所貢獻,但卻因有爭奪皇位的野心,而令景帝有所忌憚,劉武回封地後鬱鬱寡歡最後去世,竇太后對此非常傷心,認為是景帝害死劉武,從此不與景帝相見。
權力果然誘惑人啊,就算是像漢文帝漢景帝這樣賢明的帝王,也無法擺脫誘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