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談到珍惜,我們常常談到無常,但是,面對珍惜,我們失之於心不在焉;面對無常,我們除了喟嘆又實在無能為力。
情濃情淡是時間與距離研磨出來的新口味,但是我們總誤以為:發生什麼關鍵事件才會改變既有的稠度。圖/123RF
文/高愛倫
我們常常談到珍惜,我們常常談到無常,但是,面對珍惜,我們失之於心不在焉;面對無常,我們除了喟嘆又實在無能為力。
情濃情淡是時間與距離研磨出來的新口味,但是我們總誤以為:發生什麼關鍵事件才會改變既有的稠度。
不是的,人的走近走遠,真的不是恩怨的結果論,一切都太微妙,誰都不容易違逆自己主觀的感受,即使知道,有時也會選擇不良的應對方式。
我們無法記住每個階段的鄰居、同學、同事、朋友、甚至戀情……,因為腦容量的記憶體有它的極限;但,忘記的不一定是不重要的,能記住的又未必是必須的,也因而可以反認知:時間選擇抹去什麼記憶,往往也並不在我們心念的控制範圍。
任何人的一生都是齣長受劇,忍受事與願違、承受禍不單行、消受因緣具足,享受意氣風發。
劇長劇短各自解讀,順活逆活也大同小異,可是編排的場序前後顛倒,當事人的身心自由就會有不一樣的版本反應,在場景、背景、環境人物的三元堆疊下,自然形成各種交叉狀態。
無數人群的連結打造了無數社群,在「群眾」裡,許多重要角色,其實有可能是透過次要角色的穿梭,才開展新的蝶翼,有時可以順勢飛翔更美,有時可能迴旋墜落回到最初的樣子。
無常是宇宙奧秘,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歡樂當下所可以解碼的,活在語言輪迴裡,哪裡是懂得幾個字詞就懂了人我之間、透了天地須臾。
既然沒這麼簡單,就不要責備怨嘆世間繁雜;就像毛線到了手上,你會編織嗎?不會,就要學會欣賞,不要胡攪蠻纏毛結處處,若不幸死結難解,喀嚓一剪,也不失是另起線頭的斷尾求生。
快樂標準莫衷一是,別過於積極教授或評論甚至鑑定他人的快樂。因為對我們最愛的人,我們看到的其實就是針對生命而來的客製化戲棚、道具,與隨他而來的燈光道具,他究竟是行雲流水還是鴨子划水?可能同時存在。
凡事,有一好,沒二好,說出來的好或不好,也許都和真相有實質落差,但傾聽的人,專心就好,時時插嘴見解,反而會模糊關心的本意。
人生的確是齣長受劇,走過身邊的人帶來的一切,都不會是廢戲,是他們,為我們鋪排了「現在」;而我們,也可能非蓄意的帶給別人種種得失。
對老朋友,我愈來愈能以新朋友待之,這樣的調適,讓我對任何意外的舉止都可以接受,也把每一次的相見視同磨合的開始;有時我難免擔心,不累積對單一對象的眷戀,長久下來,會不會讓人走上寡欲寡情?
念書時代的我,沉默安靜,出社會,「說話」是工作的工具之一,以致對自己的口若懸河有喜有厭。
從職場轉身專業寫作後,歷時十年,終於又回到最初的自己。
現在這一階段長受劇,我的主軸是加倍心口合一、言行合一,只要心行不相悖離,說話真的就不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