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食】植物性飲食 好處多多 |2022.04.10 語音朗讀 528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蔬食主要是指基於植物來源的食品,包含穀物、蔬菜、水果、豆類和堅果等。圖/123RF 文/本報綜合報導隨著健康和環保意識的提高,愈來愈多人關注以植物為主的飲食結構。在2014-2019年之間,英國純素食人數增加了4倍。植物性飲食對身體健康和環境的益處時有所聞,更有研究指出,健康的植物性飲食還可能讓人免疫系統受益。 多樣攝取 營養均衡英國營養基金會科學主任斯坦納表示,蔬食主要是指基於植物來源的食品,包含穀物、蔬菜、水果、豆類、堅果等,但也可以包括少量從動物生產的食品,例如:雞蛋和牛奶。因此,廣義植物性飲食包括彈性素食、地中海飲食、蔬食和純素飲食結構。 廣義植物性飲食包括彈性素食、地中海飲食、蔬食和純素飲食結構。圖/123RF英國營養基金會指出,健康的植物性飲食與「降低心臟病、中風和第二型糖尿病風險」、「降血壓、降膽固醇和保持健康體重」有關聯,雖然確實的原因不明。不過已經可以證實的是,包括免疫系統在內的細胞,都需要攝取良好的營養才能夠有最佳運作。其主要原因是,植物性飲食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斯坦納說,所謂健康的植物性飲食,關鍵是要多吃多種植物類食品。每種微量營養素在免疫系統中都扮演不同角色,所以不要只食用單一種類。英國遺傳流行病教授斯派克特也表示,吃多種多樣的植物性食材,可以促進腸道內不同有益細菌的成長茁壯。他建議,每周盡量吃30種不同類型的植物性食物。足量的腸道微生物群對免疫系統的健康至關重要,因為人體大多數免疫細胞生活在腸道壁內,而腸道中的微生物在維持健全的免疫系統上扮演重要角色。 吃多種多樣的植物性食材,可以促進腸道內不同有益細菌的成長茁壯。圖/123RF 纖維植化素 增強免疫力植物性飲食通常含有較高的纖維,它是腸道微生物群所需的重要營養素。例如,腸道細菌在發酵或「吃了」纖維後會產生短鏈脂肪酸,而短鏈脂肪酸可以改善免疫力,抵抗病原體。更重要的是,要能保持每天攝入30克纖維的量,但英國成年人平均每天只攝取18克纖維。富含天然纖維的食物包括:漿果、梨、橙子等多種水果;蔬菜類包括花椰菜、胡蘿蔔和甜玉米;以及糙米、全麥麵包、豆類、小扁豆、鷹嘴豆、堅果等。所謂植物化學成分(簡稱植化素,phytochemicals),包括水果、蔬菜、穀物和豆類植物所產生的天然化合物。有實驗發現,植化素可以增加某些種類的有益腸道細菌。植化素可激發體內解毒酵素的活性、調節體內荷爾蒙的分泌,並可促進細胞代謝。攝取足夠的植化素,身體就能多一層防護,達到提升免疫力的功效。營養師梅德林解釋說,植物顏色取決於它所含的植物化學成分,所吃的植物顏色種類愈多,攝取的植物化學物質種類也就愈多。紅色、橙色、黃色和綠色植物含有類胡蘿蔔素,它與增強免疫力有關。每天能吃5份蔬果對健康有益。雖然透過飲食讓腸道健康是一項長期目標,但有研究實驗發現,從改變飲食上讓腸道細菌和免疫系統受益,最短3個月就可見效。 植化素包括水果、蔬菜、穀物和豆類植物所產生的天然化合物。圖/123RF 均衡飲食與精神健康飲食對人體健康有重要影響,這一點不難理解。但隨著近年來對飲食與健康研究的進一步深入,人們愈來愈意識到飲食對精神健康也同等重要。例如,高糖、高脂肪等「垃圾食品」不但讓人腰圍和體重飆升,還會帶來情緒和精神健康等一系列問題。BBC節目中的營養專家說明了飲食和精神健康之間的關聯,以及如何透過調整飲食改善精神健康。日常生活中均衡飲食到底對精神健康有何影響?澳洲迪肯大學食品與情緒中心主任傑卡教授表示,已有許多研究發現,健康的飲食可以預防抑鬱。抑鬱症目前已經成為全球精神健康所關注的問題。除了考慮到教育、生活水平以及其他重要健康因素以外,人們也開始注意到飲食對精神健康的影響。 隨著對飲食與健康的深入研究,人們愈來愈意識到飲食對精神健康也同等重要。圖/123RF營養學家沙阿說,均衡飲食可以為大腦提供維持樂觀情緒所需的營養,並改善大腦細胞之間的訊號傳導,讓大腦保持最佳狀態。而維持身心健康所需的營養需要非常豐富,因此重要的是飲食的多樣化,並且要多吃平時很少或根本不吃的食物。最近的研究顯示,當人感到疲倦時更可能會受到高卡路里、高糖和高脂肪食品的誘惑。營養學家沙阿表示,如果只是偶爾為之,那問題不大,但千萬不能養成習慣和依賴。他警告,有些食品不但影響消化系統,讓人感到不舒服,還會波及情緒。如果已養成飲食壞習慣,並造成健康上的惡性循環,他建議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找到癥結根源,比如工作壓力、焦慮或是其他原因,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前一篇文章 【返璞歸真】重返自然6大方式 下一篇文章 【形單影隻】誰最孤獨 真相讓人想不到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4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5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6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7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08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9【考考你的智力】2025.05.0510【創作花園】揮出信心2025.05.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面對世紀災難說 應如何安身立命預言成真現象 是否有理論根據正向自我對話 內心更強大【餘韻悠揚】音樂饗宴 休閒又健康融入大自然 礦石能量療癒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