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疫情挑戰指揮中心

 |2022.04.09
5880觀看次
字級

新冠疫情再起,連日來本土病例都破百,儘管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輕症或無症狀,政府採取放寬解隔離政策,但是看到香港和上海的情況,中國大陸政府依舊採取嚴格清零甚至封城的政策,不同於歐美國家的與病毒共存政策,可見各國對於疫情的評估和對策不同。蘇內閣喊出「新台灣模式」的模糊戰略,也沒有一個施行標準,使得地方政府無所適從,防疫不能光靠口號。

行政院長蘇貞昌在二月間就提出「經濟與防疫併行」的新台灣模式防疫政策,意思就是要兼顧經濟發展,讓民眾回歸正常生活,但又不能放鬆防疫。說是很容易,實施起來卻漫無標準。當基隆爆發本土病例時,陳時中喊出「類普篩」的口號,到底什麼是類普篩?一看就知道,醫療量能不足,想仿效大陸全面普篩的政策又做不到,但又不能不做,只好想出個「類普篩」這樣模稜兩可的名詞,就像去年的「回歸校正」一樣,本質就是自欺欺人。

政府處理政務的本事沒有,文宣卻是一流,不論是外交、經濟到選戰,都是靠一張嘴治國,明明是缺電問題卻把責任推給基層員工,甚至推給小松鼠,說是跳電,防疫問題基本上也是採取這樣的策略。指揮官陳時中說了多少的謊言,從採購疫苗一波三折,到現在疫苗打不完要報廢,中間還穿插了強推國際沒有認證的高端疫苗,政策過程完全不透明,也不讓立法院調閱,靠的就是依《傳染病防治法》成立的指揮中心權力,其中不無濫權現象。

防疫本來是相當科學的議題,可以根據數據做出正確的對治和準確的判斷,但指揮中心一直以來都是以政治正確作為防疫的第一準則,對於邊境管制採取雙標,對於不同黨派執政的地方縣市也是差別待遇,導致不該發生的破口卻破了。去年諾富特出包就出在邊境防範雙標,從華航機師破口。現在爆出的本土疫情連線頭都找不到,是否會引爆類似香港、南韓、上海的情況,的確引人憂心,指揮中心不能不戒慎恐懼。

蘇貞昌院長提出「正常生活、積極防疫、穩健開放」的所謂「新台灣模式」,但台北市長柯文哲卻反問,疫情時代怎麼過正常生活?唱一首歌罰三千元。既要正常生活又要積極防疫,該怎麼做?顯然政策模糊而矛盾。新北市長侯友宜也說,「新台灣模式」民眾都聽不懂,到底要清零還是共存得說清楚。陳時中卻一口咬定,政策非常清楚,就是要大家趨近正常生活。

陳時中說的不是廢話嗎?大家也都希望能夠慢慢趨近正常生活,但眼前就是每日爆量,民眾內心恐慌,一方面擔心疫情蔓延被波及,得做好自我管理,少去公共場所;二方面又擔心政府繼續喊話,要民眾打第四劑疫苗,三劑已經打得頭昏眼花,是不是要打即將報廢的高端?

地方政府面對每日漸增的案例,醫療量能是不是足夠?現在歐美國家宣揚的流感化和與病毒共存可靠嗎?染疫難道沒有後遺症?

然而,最讓民眾掛心的還是政治防疫,民進黨開始準備年底選舉了,指揮官投入選戰,很多政策就會以政治考量。所謂的「新台灣模式」其實就是慣用的口號式防疫政策,聽起來很台灣,做起來很搖擺,考量的只是選舉,以致地方政府和民眾都無所適從。疫情再起,懇請指揮中心別鬧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