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會地區的小朋友可能有注意到,以前大人開車進停車場時,總是要透過守門員人工取票,或是按鈕取票(感應磁扣或悠遊卡),入口的門閘才會打開;等到出場時,則需要拿票或磁扣去付款才能離場。圖/123RF
文/陳鯨
都會地區的小朋友可能有注意到,以前大人開車進停車場時,總是要透過守門員人工取票,或是按鈕取票(感應磁扣或悠遊卡),入口的門閘才會打開;等到出場時,則需要拿票或磁扣去付款才能離場。
但現在開車進出停車場,常是有一個攝影機鏡頭,對著車牌照一下,門閘就會打開讓車輛進入,彷彿就像有個隱形機器人在暗處堅守崗位。出場時,只要輸入車牌號碼便可自動找到車子繳費,出場時再被鏡頭照一下,隱形機器人就會打開門閘讓車子出去。
像這樣能夠模仿人類看到又分辨車牌號碼,並指揮門閘機器開門的科技,就是一種仿照人類思考的人工智慧(AI)。
先教會它 再運用它
人工智慧(AI)其實是一種特殊的電腦程式,與傳統程式最大的不同點是,要讓它工作前,必須先用大量的資料「教」它學習,所以更切確的名稱是「統計學習」或「機器學習」。
譬如停車場的「攝影眼」,要它看得懂並分辨出車牌上面的號碼與字母,就需要先準備一大堆車牌的照片,並且要標示及寫出車牌上面的數字與字母,將照片與標示資料一起「餵」給AI電腦程式學習,電腦可以不休息地、不斷學習幾千、幾萬甚至幾十萬回合,直到學會怎麼去正確分辨車牌為止。
同理可證,如果小朋友突發奇想,想訓練家裡的電腦,聽懂家中小貓、小狗的叫聲究竟是什麼意思?就必須先將貓狗肚子餓時發出的吠叫聲、陌生人來時的叫聲、想出去玩時的叫聲、害怕時發出的聲音⋯⋯等不同情境下的叫聲,先錄起來,再將貓狗的叫聲和表達意思輸入電腦,教AI重複聽學幾(十)萬次後,AI就會聽得懂小貓小狗叫聲代表什麼意思了!
巧應用 觀察綠蠵龜
同樣的,如果想做潮間帶海洋生物的觀察,也可以運用這項技術協助觀察。例如,屏東縣的小琉球,是台灣最容易見到綠蠵龜的海島,許多人到小琉球,為的就是一睹綠蠵龜的風采。
綠蠵龜是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得長到30歲左右,才能上岸到小琉球不同處的沙灘產卵,養育下一代。為了解小琉球有多少隻綠蠵龜可以產卵,明新科大的陳楊文教授訓練了一個人工智慧AI,來幫忙辨識出成年可以產卵的綠蠵龜。
未來小朋友到小琉球,如果幸運遇到綠蠵龜,可以用手機拍下出現在海岸、港口或海中、沙灘上的綠蠵龜,再將照片上傳到陳老師所訓練的雲端綠蠵龜AI辨識系統,人工智慧就能辨識出:牠是年長可以產卵的綠蠵龜,還是年輕未成熟的綠蠵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