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兩岸應共擔避戰免禍責任

 |2022.04.05
6175觀看次
字級

輔仁大學前新聞傳播系主任習賢德遺著《鷹揚台海─中華民國空軍血淚史》,於三月二十六日舉行新書發表會。行政院前院長唐飛在推薦序言中寫道:「望有來者賡續,紹繼先生憂懷,避戰免禍,慰存安靈,家國民族之福也。」

習賢德專研中華民國空軍史逾三十年,尤著力於國共內戰到兩岸對峙的空軍戰史;曾帶領學生赴碧潭空軍公墓抄錄戰損與殉職官兵事略,再據以訪問遺屬、戰友、旁徵博引還原史實。在〈一九五○年上海二六大轟炸之覆盤及省思〉中,他心存憂患地指出,執政者若不節制反中仇中的膨脹螺旋,上海市民的慘痛哀號與記憶,有朝一日可能會降臨台灣。

上海二六大轟炸發生於一九五○年二月六日國府退守台灣之初,既有海空軍優勢,又據守大陳島,距上海近;中共則幾無空軍、空防可言。當天國府空軍轟炸機,九十分鐘內投彈七十枚,毀電廠、水電公司、電氣公司和電車電燈公司,上海居民五百九十五死、八百六十九傷,眾多工廠停工,財損難以估計。

當年執行任務的空軍同袍內心不無疑惑,對一年前還用心維護的電廠,如今何忍自毀;若屬反攻前哨戰,整體部署為何?難道保衛台澎金馬,就只有攻陸一招嗎?國府轟炸上海後,掀起上海人反美反蔣風潮,對北京政府發行的「人民勝利折實公債」,認購率達四成五,居全國之冠。

之後中共向蘇聯請援,蘇方派出混合航空兵團援滬,配備先進米格機與雷達;國府戰機再往掃射時,即遭蘇聯飛行員擊落。共軍復遂行奪島戰、陷一江山,國府自大陳島撤軍,停止空襲。上海人民政府則以被難同胞之名,在盧灣區徐家匯立紀念碑,銘刻美蔣滅絕人性、為死者復仇等文字。

如今七十二個年頭過去,中國大陸已位列全球軍武強國前茅,北斗衛星軍用訊號能導引飛彈攻擊目標;火箭軍、匿蹤戰機、航母艦載機、潛射飛彈均列裝備戰。唯既擁此武力,陸方更應警覺,毋忘昔日挨炸且波及平民之憾,勿輕動干戈而再造憾恨之碑。陸方如能妥善處理台灣關係,居仁者之位,才能無敵。

台灣在美國幫助下建立遠程偵監、飛彈系統,欲以不對稱戰力,威懾大陸節制對台動武念頭。但現實的兩岸關係,國際間多判斷陸方視兩岸一中為歷史使命,早已揚言流血犧牲在所不惜。台灣力小搏大,端賴掌政者運籌避禍,非僅威懾。現代武器精度遠逾國府空炸上海電廠之時,當年十五彈中九枚,毀鍋爐、輸煤帶,二十八名員工殞命;今之導彈視距外飛炸,電廠員工何辜。

試看延燒逾月的俄烏戰爭,俄軍何嘗不是鎖定軍事目標、通訊、電力中樞,避免傷及無辜;也未像二戰時德英兩國的相互無差別轟炸,更與美國用原子彈摧毀廣島、長崎不同;但是戰火無情,仍奪走許多民命、財產,烏國婦幼逃難無告,家園殘破,何時才得復原。日前英國媒體析論俄烏之戰,是美國欲削弱俄國的俄美之戰;烏克蘭只是俄美雙方的攻城槌,一無所得,還陷人民於死傷和逃難的絕境。

俄烏殷鑑既明,兩岸就應自律。兩岸曾在一中是史實、分治乃現實的認知下,取得直航交流、和平相處、經貿互惠等成果。曾任國防部長的唐飛說:「避戰免禍,家國民族之福也。」欲達此目的,兩岸應共擔責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