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謝長廷猛批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的一中市場,聲稱「中國勞工搶飯碗,台灣勞工穿破衫」、「送肉飼虎」將讓大家找嘸頭路、賺嘸呷;然而就在「恐共牌」打得震天價響之際,行政院陸續釋出「兩岸牌」利多,新一波「鬆綁陸資來台措施」可望在今天院會推出。
行政院在總統大選前鬆綁兩岸政策,當然有選票考量,既要抓深綠基本盤,又要搶中間選民,衝刺謝長廷的選情,但這種兩手策略,看在有識者眼中,想到那些被「恐共牌」弄得緊張神經的泛綠基層民眾,不禁感到不忍。
從「國民黨一黨獨大,兩岸關係會更傾斜,台灣要變成中國一部分」開始,民進黨運用的無一不是恐懼策略,謝長廷猛攻「一中市場」,但在電視辯論會,根本不辯論這個問題,只是不斷告訴選民一中市場多可怕,要大家投票給他。
任何事物極必反,恐懼訴求若過度誇張、悖離事實,無疑是對人民的政治勒索:「你不投我,就會很慘」。
美國歷來總統大選,並非沒有恐懼訴求,最近希拉蕊也運用恐懼訴求廣告,結果遭反彈,民眾表示不喜歡,因為它散播恐懼,「這樣做有點下流,我比較喜歡歐巴馬,期待一個光明未來的訊息」。
而前天的副總統候選人政見發表會,民進黨蘇貞昌說副總統只是「備位」,不必談政見,所以一直「講述歷史」、打悲情牌,相較於蕭萬長的暢談經濟政見,似乎也是一個在散播恐懼(歷史悲情),一個在釋放光明未來的訊息。
包括全民計程車司機聯誼會等團體,曾經是「肚子扁扁,也要挺阿扁」,但如今已有不少人覺悟,深綠的人何時才能認清政黨輪替的民主真諦?分清謝長廷「恐共論」、行政院「開放論」的矛盾?
陳義卓(南投市/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