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台南意象之一的赤崁樓,因建築老化出現裂化損壞,為讓重要古蹟永續傳承,正式啟動修復工程,預定後年完工。圖/台南市府提供
【記者羅智華台南報導】國定古蹟赤嵌樓啟動本世紀首次修復工程!代表台南意象之一的赤崁樓,因建築老化出現裂化損壞,為讓重要古蹟永續傳承,今天正式啟動修復工程,預定後年完工,讓赤崁樓共同邁向台南建城四百年的歷史時刻。
市長黃偉哲表示,赤嵌樓最初名為「普羅民遮城」,擁有飛簷紅瓦的典雅外觀,是許多外地遊客前來台南的必訪之地。回顧過往,赤嵌樓是於一六五三年由荷蘭人所建,與位於安平的「熱蘭遮城」遙相望。歷經三百年的歷史變遷,赤嵌樓從當年的荷蘭西式城堡,到清領時期增設中式樓閣,日治初期這裡還曾一度被當作陸軍醫院。
赤嵌樓曾於一九六五年與一九九四年兩度進行修復工程,但距離上次修復迄今已將近三十年之久, 建物本體逐漸出現裂化損壞及設備老舊等情形,在文資處調查與設計及中央補助下,於今年啟動修復工程。修復工程金額總計約六千萬元,修復工期為八百七十天,預計於二○二四年十月竣工。
文資處表示,修復工程採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將先修復文昌閣,開放海神廟讓遊客參觀,第二階段則反過來。市府希望藉由這次修復來強化古蹟建築特色與文化內涵,並串聯周邊祀典武廟、祀典大天后宮、廣安宮、開基靈佑宮等多處古蹟,展現連成一氣的文化園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