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雜論】雙面鄒忌

文/嚴陽 |2022.03.30
1023觀看次
字級

文/嚴陽

鄒忌是戰國時齊國的美男子,同時,他還是齊威王與齊宣王時期,齊國的相國、國家的重臣。而他最為人熟知的或許是以下故事:某一天早上,他對著鏡子欣賞自己的身材容貌,忽然意識到自己的妻子因為偏愛自己,妾因為害怕自己,客人有求於自己,所以,都說自己比城北徐公美。而齊威王則因為類似的情況,受到的蒙蔽可能比自己更嚴重,於是他上朝向齊威王進言,建議他廣開言路,察納雅言。正是由於他的建言與齊威王的虛心採納,讓齊國國力日益強盛,最終成為戰國時期有重大影響力的國家。

從〈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故事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對齊威王忠心耿耿的鄒忌──忠臣鄒忌。然而,鄒忌還有他另外的一面,亦即為了他個人的私欲,不惜設置陷阱,趕走齊國倚重的武將田忌的一面。而從這一面來看,我們或許可以把他歸在禍國殃民的奸臣之列。

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周紀‧周紀二》中,記錄了這一事件:田忌三戰皆勝,鄒忌趕緊找公孫閈(又作公孫閱等,生卒年不詳,齊國人,此時為鄒忌的門客)商量對策,公孫閈就派人帶著二百兩黃金招搖過市,找人占卜,自我介紹道:「我是田忌將軍的臣屬,如今將軍三戰三勝,名震天下,現在欲圖大事(意圖謀反),麻煩你占卜一下,看看吉凶如何?」卜卦的人剛走,公孫閈就派人逮捕賣卜的人,在齊王面前驗證這番話。田忌聽後不得不出走楚國避禍。

鄒忌前後的表現,出入為什麼這麼大?在筆者看來,那是因為人性的弱點:在封建社會,多數為官者的「盡忠」,為的是能夠得到朝廷,或者說是國君的賞識,進而博取更高的官位。而為了保住自己現在的位置,也可以說既得利益,他們是可以罔顧其他的。

就鄒忌後來用計謀陷害田忌來說,充分反映了人性自私自利的弱點:田忌因為有孫臏的輔佐,三戰三捷之後聲名大振,其在齊威王心目中的地位恐怕已經超過了鄒忌,並對鄒忌可能產生不利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家利益」已經不是鄒忌所優先考慮,而是自己的相位、俸祿。

為了穩固自己的利益,哪裡還有什麼做人的底線和原則?為國君盡忠、為百姓謀得幸福之類,自然也都被拋在腦後。而這樣的鄒忌,到底屬於「忠臣」,還是「奸臣」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