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NASA的信 催生太空雜貨店

 |2022.03.28
451觀看次
字級
張懷謙創立的陽翼先進科技,提供太空顧問服務。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三十七年前,全球首位翱翔太空的華裔太空人王贛駿,成功繞行地球一百一十圈,當時年僅三歲的張懷謙,藉由電視轉播畫面,目睹王贛駿從太空艙走下那一刻,點燃了太空夢;青少年時期的張懷謙,用盡所學的英文單字,寫出人生第一封email給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這封信讓他的人生自此與太空結下不解之緣。

張懷謙表示,人生第一封電子郵件就是寄給NASA,原以為會石沉大海,沒想到NASA回信詢問張懷謙居住地址,並寄來印刷品介紹業務,其中也有國際太空站的未來規畫圖;如今三十九歲的他又往理想邁進了一步,去年十二月協助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把豬瘟類病毒顆粒升空,進行一個月「長晶旅程」,這是台灣首次把類病毒送上太空。

赴日攻讀太空建築

思索拓展有感服務

張懷謙後來遠赴日本東京大學攻讀太空建築,二○○七年曾親自參訪日本筑波航天中心,親眼目睹團隊建造太空艙的過程;張懷謙發現,日本發展太空產業,不只局限在技術,也積極開發太空的各種商業應用內容,像太空葬禮、太空看板等,而台灣具備硬體技術優勢,但缺少讓一般人更有感的服務。

二○一八年他創業成立陽翼先進科技,定位為太空顧問服務,也藉由參與廣播節目、走入校園,縮短一般人跟太空之間的「心理距離」;張懷謙自比就像開一家「太空雜貨店」,然而台灣過去較專注在衛星零組件、地面設備等硬體領域,提供太空顧問服務的陽翼,供應與需求兩端的客戶都得從零開始。

張懷謙回憶,太空相關公司多數都在國外,初期只能硬著頭皮打電話聯繫,法國、德國、荷蘭、俄羅斯都有他的國際電話足跡,有的公司劈頭就說只跟存活五年以上的公司打交道,直到陽翼二○一九年取得台灣立方衛星飛鼠號標案,開啟跟中央大學的合作,才慢慢上軌道。

他表示,陽翼擔任飛鼠號的發射服務公司,最終目標是要讓飛鼠號順利搭乘火箭上太空,概念上就像幫乘客找到班次、訂好座位,不同火箭型號有不同震動係數,陽翼也得把相關資訊,回饋給研究單位確保測試條件。

去年送類病毒升空

即將發射時光膠囊

陽翼先進科技持續拓展業務,去年成為日本Space BD株式會社的台灣總代理,攜手國輻中心進行太空實驗計畫,去年把豬瘟類病毒顆粒升空,這批類病毒先是到日本,再送到美國發射,前後花八個多月才完成。

美國、日本等國家生技公司早有把蛋白質送上外太空的前例,目的是開發指標性疫苗或藥物,國輻中心副主任陳俊榮年輕時在美國求學,也曾參與類似的太空實驗,回到台灣後苦無機會,直到張懷謙找上門、提出合作,就此開啟專案。

張懷謙表示,除了協助台灣研發的衛星可以順利發射等,也持續開拓更多太空軟性服務,例如近期規畫提供一次太空紀念飛行,把明道中學近百名師生寫下的祈福字條送上太空,預計會放入人造衛星十年左右,就像「太空版的時光膠囊」,預計四月二日發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