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可建數位身分,飛行於沙洲、浮島間(小圖),大圖為劉其偉VR影片截圖。圖/國美館提供
觀眾可建數位身分,飛行於沙洲、浮島間(小圖),大圖為劉其偉VR影片截圖。圖/國美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台灣首座以藝術為主要內容的VR常設空間──國立台灣美術館「漂浮島城──VR藝廊」二十五日開幕,以嶄新的觀展模式,帶領觀眾探索國內外具代表的藝術VR作品。
國美館館長梁永斐表示,國美館結合頑石國際有限公司、工業技術研究院的內容與技術,打造元宇宙虛擬藝廊,觀眾可從潔白明亮的實體空間,以數位身分 (Avatar) 遊歷虛擬VR美術館。
「漂浮島城──VR藝廊」有三觀賞重點:「暢遊虛擬漂浮島城」,觀眾飛行於沙洲、浮島間,可發現台灣知名地景、生態動植物,到達地標塔狀建築──核心藝廊,可欣賞藝術VR影片。
「經典作品虛擬再現」,以VR技術轉化經典作品,可說是「VR中的VR」,包含全新製作三支藝術家VR影片:席德進、劉其偉和陳怡潔,以及林玉山《故園追憶》、郭雪湖《萊園春色》、林之助《炊煙》、鄭善禧《春晨景》、連建興《海角樂園》,五件國美館經典作品。
「國際經典藝術VR」,收錄五支常態國際經典VR影片,包括國美館典藏新媒體藝術家黃心健的〈沙中房間〉、郭雪湖基金會的〈郭雪湖望鄉三態〉、曾獲威尼斯影展大獎的〈地下世界〉、知名畫作〈孟克的吶喊〉、原畫收藏於德國柏林國家美術館的〈海邊的僧侶〉等,預計每季更換三支主題影片,以藝術類獲獎的創作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