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喪父,家境貧寒的高一生韓智宇(金東輝飾)在全南韓頂尖私中的學習受到了挫折,尤其是數學這一科。同學們大多家境優渥,已在家教或補習班教導下超越進度,輕鬆拿到高分,而以特殊身分(社會關懷對象)入校的智宇,苦讀課本仍然落居人後,被兼任班導的數學老師金根浩(朴丙垠飾)視為拉低班級水準的眼中釘,軟硬兼施地希望智宇轉學到公立高中去。圖/車庫娛樂提供
幼年喪父,家境貧寒的高一生韓智宇(金東輝飾)在全南韓頂尖私中的學習受到了挫折,尤其是數學這一科。同學們大多家境優渥,已在家教或補習班教導下超越進度,輕鬆拿到高分,而以特殊身分(社會關懷對象)入校的智宇,苦讀課本仍然落居人後,被兼任班導的數學老師金根浩(朴丙垠飾)視為拉低班級水準的眼中釘,軟硬兼施地希望智宇轉學到公立高中去。圖/車庫娛樂提供
文/楊豫馨
幼年喪父,家境貧寒的高一生韓智宇(金東輝飾)在全南韓頂尖私中的學習受到了挫折,尤其是數學這一科。同學們大多家境優渥,已在家教或補習班教導下超越進度,輕鬆拿到高分,而以特殊身分(社會關懷對象)入校的智宇,苦讀課本仍然落居人後,被兼任班導的數學老師金根浩(朴丙垠飾)視為拉低班級水準的眼中釘,軟硬兼施地希望智宇轉學到公立高中去。
學校警衛李學成(崔岷植飾)對學生一向嚴肅冷淡,智宇偶然機會下有了接觸,發現他原來是位脫北天才數學家,便誠心向他討教。原本放棄數學的高中生和天才數學家的家教課程在廢棄的科學館教室B一○三開張了,兩人也因此迎來始料未及的意外人生。
甫上映的南韓電影《奇怪的數學家》被譽為經典電影《心靈捕手》南韓版,該片以深入寫實的角度呈顯教育與社會現場,對於升學生態和教育制度有類似情況的台灣觀眾來說,相當容易引發共鳴。劇本風格則偏向溫暖療癒,師生、親子、同學等情誼皆有著墨,是一部適合普羅大眾觀賞的作品。
弭平對方生命缺口
《奇怪的數學家》為導演朴東勳執導的首部商業片,成績不俗,卡司尤其堅強:國寶級演員崔岷植扮演「有故事」的成年人,內心多重苦難及糾結,於電影的後半段慢慢釋放,有層次的表演使觀眾油然生出同情心。
此外,海選中脫穎而出的金東輝逆齡演出十六歲高中生智宇,於父親意外過世、母親沉溺悲傷而忽略孩子的家庭中被迫長大,必須自己想辦法解決各種困難,讓人心疼。
崔、金兩位演員的良好默契擦創出本劇的火花,自然傳達了一老一少藉著數學培養出父子般的情感,並且互相弭平對方生命的缺口。
朴導在環境色調安排上也別具心思。教室、自修室蒼白無生氣,穿著制服的學子在教科書圍繞下如同人偶般排坐靜讀——而科學館教室B一○三,柔黃檯燈映照著紅磚牆壁,身穿警衛服的學成和智宇在大黑板前演算討論,洋溢熱烈溫暖氣氛……這種對比性使得觀影者更有沉浸感,也似乎是對制式教育一種隱然的批判。
大人們更應該觀賞
本片中一些對白堪稱金句,例如:「在錯誤題目中,找不到正確的答案」、「比答案更重要的是解答的過程」、「計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去思考,若只靠背公式去解題,就絕對無法和數學變熟」、「一心想解題卻一直糾結著找不出答案,並不是數學上的勇氣;真正的勇氣是,先放下題目,明天早上再來試試,而不是在問題沒有解決時生氣或放棄」,這裡若將「數學」代換成「人生」,看來似乎也挺貼切的。
《奇怪的數學家》是一部校園電影,亦可當做成人透過數學這個媒介,給未成年的一堂人生課。不過我覺得除了學生,「大人們」更應該來觀賞這個作品!「大人們」指的是:只關心兒女班排校排成績的父母、要求學生追求答案分數至上的教育現場工作者、以及擁有分派教育資源權限的行政官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