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觀史 詩文桂冠 徐禎卿

文/余遠炫 |2022.03.21
1180觀看次
字級

文/余遠炫

明朝吳中四大才子之一的徐禎卿,在章回小說中被改了名字叫做周文賓,原因是小說家認為四大才子應該調性一致,具有風流瀟灑狂放不羈的個性,因此徐禎卿就被連名帶姓的改掉了。

徐禎卿非常有才氣,但卻因為長相難看,不但在官場上不如意,就連小說也容不下他。

四大才子中,唐伯虎與文徵明差不多同年,祝枝山要年長十歲,徐禎卿則比唐、文兩人小十歲,是四人中年紀最小的。

但徐禎卿的才氣展現在他的詩歌與文章中,徐禎卿寫的一本名為《談藝錄》的書籍,內容是談詩文的創作,近代文學大師錢鍾書先生因為欽佩徐禎卿,也有名為《談藝錄》的著作向他致敬。

徐禎卿除了是吳中四大才子外,還是明朝弘治與正德年間,古文運動的「前七子」,這七個人包括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與王廷相等七人。他們有個共同主張,就是「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也就是學習秦漢的散文與盛唐的詩歌。原來明朝的八股文型式與內容太沒創意又迂腐,引起當時的讀書人不滿。除了「前七子」發聲反彈外,明嘉靖與隆慶時期又有李攀龍、王世貞等「後七子」響應改革。

徐禎卿在討論詩歌時,在其著作《談藝錄》裡有相當精闢的見解。徐禎卿與擅長繪畫書法的唐伯虎、祝枝山與文徵明不同,他是蘇州的桂冠詩人。明史說他:「資穎特,家不蓄一書,而無所不通。」他把書都記在腦海中,屬於博學強記型的人物。但在明朝皇帝與官員眼裡,千好萬好人長得醜就不算好。

徐禎卿在明孝宗弘治十八年時高中進士,是四大才子中唯一考上會試、進入殿試的人,但孝宗皇帝因他長得醜而嫌棄他,不讓他進翰林院,只派他待在大理寺當小官;後來因犯人逃跑被牽連,被貶為國子監博士,從官員變為教員;而明武宗是吃喝玩樂型的皇帝,更看不上滿腹才華的徐禎卿。正德六年,不得志的徐禎卿去世,年僅三十三歲,是四大才子中年紀最小,卻也最早辭世的人。

「文章江左家家有,煙月揚州樹樹花」,徐禎卿的詩詞受到文學家重視,至今仍在傳唱,以貌取人,實在不應該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