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植物園區 佛館正式揭碑

文/妙功 |2022.03.20
9717觀看次
字級
佛陀紀念館祇園的羊蹄甲。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從環館道路邊往祇園上坡可看到七葉樹(黑板樹)。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佛陀紀念館的佛教植物園區。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犀牛區的羅望子。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七葉樹 圖/德禪
玄奘大師區和環館道路邊的文殊蘭。 圖/蔡清華
佛陀紀念館的玄奘大師區、雙閣樓。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七葉樹(黑板樹)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文/妙功

星雲大師創辦佛陀紀念館,重視生命教育及環境教育,推動自然生態景觀,成為校外教學最佳場域。2021年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和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共同推動佛教植物園區;以法顯大師著《佛國記》、玄奘大師口述《大唐西域記》,以及《一切經音義》、阿育吠陀等為依據,從玄奘大師區、犀牛區、雙閣樓、祇園、樟樹林等區,分布栽植,樹種有56種、230棵以上,為台灣數量最多全台最大的佛教植物園。

現在地球生態環境很需要大家一起來關懷植物森林永續經營,佛教植物園區於2022年3月12日植樹節正式揭碑以誌紀念。環保署環境保護人員訓練所所長馬念和代表出席致意,「希望所有植物都能生根、發芽、茁壯,可以看到處處都有佛教植物。」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局長張瑞琿,以星雲大師提出的「環保與心保」,道出「環保」是透過自然環境的呈現,「心保」則是透過生命展現。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辜嚴倬雲保種中心暨台灣水泥公司董事長張安平,亦都希望以護樹理念,植樹環保、綠化、減碳,共同讓佛教植物在佛館這片廣大的園區自在、自然的生長,永續經營。

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

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的成立,係2007年辜嚴倬雲女士與時任台泥企業董事長辜成允,提供屏東縣高樹鄉的泰和農場部分土地,經由台泥企業團投入經費,支持清華大學生命科學教授李家維博士(保種中心執行長)共同推動。

現任台泥企業董事長張安平重視地球環保,推進綠色企業,故,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也是國際上最重要的熱帶與亞熱帶植物保育基地。成立至今蒐藏植物有3萬4千72種,相當龐大,並持續進行保種專案,長期對於物種保育生態的關懷及永續經營。

佛陀和七葉窟的關係

佛教植物要從佛陀一生與樹的因緣來講,會讓人記憶深刻,上次提到佛陀成道時的菩提樹,這次佛教植物學堂要介紹七葉樹,以及佛陀和七葉窟的關係。

佛教植物學堂

七葉樹

梵語 sapta-parna,音譯作薩多般羅那。由7枚小葉形成掌狀複葉之常綠喬木。

佛教第一次結集經典之處──七葉窟,即因窟前有七葉樹而命名。(《佛光大辭典》)七葉窟,位於印度王舍城附近毘婆羅(巴 Vebhāra)山中之石窟,為王舍城五精舍之一。《大智度論》載,佛陀在七葉樹洞窟內弘道說法,為佛陀在世時重要說法處。七葉樹就是台灣常見的黑板樹,在佛陀紀念館祇園及靈山、佛光山滿香園樹道都有栽植。它的葉子5至7片,掌狀複葉對生,果實稱為婆羅子、蘇羅子、凌羅子,在9至10月間成熟,為圓球形,頂端微尖突,有褐色斑點;果實如板栗,可入藥,有安神理氣及抗炎消腫作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