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植物園區】 春天 3 月佛館見 文/妙功 |2022.01.30 語音朗讀 839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佛陀紀念館這棵印度那爛陀樹,位在六度塔與四給塔之間。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佛館內祇園區的尼拘陀樹(孟加拉榕)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佛館內祇園區的緬梔(雞蛋花)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佛館雙閣樓旁藍毗尼園的無憂樹之花苞 圖/蔡清華菩提樹新生之紅色嫩葉 圖/江金德 文/妙功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是一座博物館,對文化、藝術與教育向來非常重視,校外教學更是佛館教育推廣重要的一環;十年來,佛陀紀念館的自然生態景觀受到肯定,不僅營造了賞蝶步道,整體生態環境亦令許多人流連,成為校外教學互動的最佳場域。你認識佛教植物嗎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說:「佛陀一生和大自然有著密切的關係,他降生在藍毗尼園的無憂樹下;創立佛教之前,一直在茂密的森林中修持苦行;後來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證悟宇宙的真理;在鹿群遊走的鹿野苑初轉法輪;沿著恆河流域弘法度眾;最後在拘尸那羅城外的娑羅雙樹下涅槃。」(《星雲大師全集‧人間佛教論文集5》)佛館自2011年落成後,便開始有計畫的種植佛教植物,館內現有:菩提樹、無憂樹、七葉樹(黑板樹)、檀香、馬來沉香、羊蹄甲、阿勃勒、刺桐、緬梔、梔子花、荷花、睡蓮、孟加拉榕、高山榕、苦楝、朱槿(扶桑)、茉莉花、文殊蘭、木芙蓉、佛手柑、野薑花、芒果、胡椒……等二十多種重要植栽。佛教有五樹六花之說,「五樹」是指菩提樹、高榕、貝葉棕、檳榔和糖棕;「六花」是指荷花(蓮花)、文殊蘭、黃薑花、雞蛋花(緬梔)、金玉蘭(黃緬桂)和地湧金蓮。與佛陀一生修行有關的菩提樹、無憂樹、娑羅樹、七葉樹,則被稱為「佛教四聖樹」。在佛教歷史上,到天竺(印度)取經也有帶回植物者,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東晉法顯大師與唐代玄奘大師。《大唐西域記》中提到:「菩提樹者,即畢鉢羅之樹也,昔佛在世,高數百尺,屢經殘伐,猶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覺。因而謂之菩提樹。菩提為梵語「bodhi」的音譯,意為『覺悟』」。你可知,在佛館的六度塔與四給塔間,有一棵印度那爛陀菩提樹嗎?這棵樹的樹幹自分為五株 ── 猶如印度達摩祖師當初到中土弘法,後來禪宗「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的佳話。此外,佛館成佛大道兩旁遮蔭的大菩提樹,也有很多人走在成排小徑上,專程撿拾菩提葉回去做拓葉,做成菩提書籤與拓印。校外教學有機會來到這裡時,不妨也一起來玩玩手作DIY哦!佛教植物園區3月揭牌在佛陀紀念館和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共同推動下,自2021年9月佛館開始有計畫性分批分次,將保種中心的佛教植物移植到佛館,定點栽植,分布於玄奘大師區、雙閣樓、祇園、樟樹林等區。佛館內的「佛教植物園區」預定於3月12日植樹節正式揭牌,將以《佛國記》與《大唐西域記》中所載植物,對應佛館植物,一 一介紹予喜愛者,讓更多人認識佛教植物。【佛教植物學堂】 菩提樹梵語 bodhi-druma, bodhi-taru, bodhi-vrksa,或單稱 bodhi,巴利語 bodhi-rukkha。「菩提樹」又稱覺樹、道樹、道場樹、思惟樹、佛樹。釋迦牟尼佛於中印度摩揭陀國伽耶城南的菩提樹下證得無上正覺。此樹原稱「鉢多(梵 aśvattha)」,又作貝多、阿說他、阿沛多,意譯為吉祥、元吉。菩提樹的學名 Ficus religiosa。其果實稱「畢鉢羅(梵 pippala)」,故亦稱畢鉢羅樹。屬桑科,原產於東印度,為常綠喬木,樹高達3公尺以上,菩提葉呈心形而末端尖長,花隱於球形花囊中,花囊熟時呈暗橙色,內藏小果,非常美麗。(參考《佛光大辭典》) 前一篇文章 【美│的│陶│冶】 充滿詩意的盆栽 下一篇文章 【綠意小棧】 樹落黃葉地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7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8退休之後2025.05.01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視覺DJ】湧泉洗衣池【植感時光】加羅林魚木 文青朝聖 【四季花藝聯想】春之茁發 萬物甦醒的希望【視覺DJ】流蘇與春櫻【自然之書】漂流木的沉思【植感時光】 清香處處 野百合有春天 作者其他文章佛教植物園區 佛館正式揭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