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書】 歡樂總來自單純的渴望《看煙火的日子》

文/廖淑儀  |2022.03.20
2049觀看次
字級
《看煙火的日子》 圖/步步出版提供

文/廖淑儀

單純的渴望一件事,渴望到眼神閃閃發亮,對大人的我們來說,往往稀罕到得「成為孩子」,才感受得到。《看煙火的日子》從孩子的角度描繪了這件事,把期待「看煙火」的事拉長到一日之久的時間,隨著期待的堆疊,所有人的歡樂指數也達到最高點。

《看煙火的日子》來到了日本的江戶時代,使得煙火大會多了一種時代感的色彩,也正好印證日本民族和其他國家對於「放煙火」想法上很不一樣的地方,除了及時行樂、節日慶祝,更有傳統寄寓其中。據說在江戶時代初期,為了祈求五穀豐收、驅逐惡靈、鎮魂,因此選擇在祭典上燃放煙火,安慰無主靈魂。使得在庶民文化發展最盛的江戶時代,煙火會成為盛大的重要活動。

江戶時代街道生活

在書中,小狸碰吉的父親是煙火師傅,當他告訴碰吉晚上要施放煙火時,碰吉就跟一般稚齡孩子一樣,心裡開始逐漸裝填「放煙火」的渴望:他坐著等,望向天空;他站著等、踢石頭;來回晃、自言自語:「怎麼才中午啊!」直到媽媽請他送晚餐去給父親,他才放棄空等,欣喜走上街,走向父親的所在地。

這本書最好看的地方,也就是在碰吉沿路逛去的旅途中。

這趟小小的旅途裡,畫家田代千里細描了江戶時代的街道與生活樣貌,商家、私塾、小吃、澡堂、娛樂,穿著和服的、挑著扁擔的、梳妝到一半的、還在吃飯喝茶的……鮮活而充滿生氣的市街文化。

仔細看,可以見到地圖中藏著的江戶四大美食店家,更眼尖一點,可以看見吃食比例最高的商家居然是「紅豆湯」!更不要說藏在巷道中的各種庶民娛樂:偶戲、雜技、落語和相撲。碰吉每走過一個街口,就會聚集一些跟隨的人,他們放下手邊的工作、生活,跟隨著碰吉一起走向父親的所在地。

畫家著眼在描繪跟隨的畫面上,每一個翻頁,都是一個路途或街口的轉折,店家、人們,一個接上一個,一群接上一群,在畫面中,你既看得到放下手邊事務、急於跟隨的人們,也看得到前一頁(再前一頁)帶著微笑已列隊的人們。所有人都認識碰吉的父親是煙火師傅,沒有人開口直接問碰吉,也沒有人互相質疑,只是憑著單純的信念與期待:「喔喔!時間到了」、「要放煙火了」隨著走過一個一個街口,人群也愈聚愈多,碰吉雖然自顧自玩耍,什麼也沒說,「碰吉,等等啊……」,十萬火急的亟待,卻是歡樂而信任的跟隨。

畫家有意識地想要創造碰吉「一直在前進」的感覺,因此利用翻頁,使足跡的流動和期待的情緒逐漸堆疊起來。致使讀者在無意中翻得很輕巧,很自然地就跟著感覺到「是呀,是呀,煙火該施放了吧?」以為沒什麼技巧的「自然」,其實是畫家精心設計過的堆疊,我也才恍然大悟,原來歡樂常常是經由這麼多的期盼,慢慢堆疊而成的。

一起讚歎美好時刻

煙火這件事,除了親自參與之外沒有其他選擇,我是這麼強迫性地相信。就像極光一樣,有些事物非得親臨現場才感覺得到震撼與美麗。更別說讓我覺得難忘的其實是,和所有熟悉或不熟悉的人,同時眺望天空、一起讚歎的美好時刻。驚喜總是來得出其不意,引發你下意識地感動,而你驚呼的同時,常常也會聽到身旁的人同時發出讚歎,那時候,彷彿感覺有個無形的圍場,就在這片天空之下,永遠不孤獨。

我想,這本書的涵義並沒有深到要去闡釋孤獨,只不過更單純地說一個對於煙火大會的虔誠期待。然而,除了以動物(狸以及其他)的單純心性為隱喻之外,我總認為,人們之所以喜歡煙火大會,除了它帶來的絢爛光彩和熱鬧市集,那些沒有被直接說出來的,也許是因為我們內在裡有一份可貴而單純的童心未泯,以及對於「與人同在」的渴望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