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哈囉!歡迎收聽『拜託,沒這回事』,我是主持人哈利。本節目為聽眾破解腦神經科學的迷思。介紹身旁一同主持的夥伴,布萊恩教授。」圖/樹下繪本
「哈囉哈囉!歡迎收聽『拜託,沒這回事』,我是主持人哈利。本節目為聽眾破解腦神經科學的迷思。介紹身旁一同主持的夥伴,布萊恩教授。」圖/樹下繪本
文/黃詠翔
「哈囉哈囉!歡迎收聽『拜託,沒這回事』,我是主持人哈利。本節目為聽眾破解腦神經科學的迷思。介紹身旁一同主持的夥伴,布萊恩教授。」
「哈利、各位聽眾好。」
「老師今天帶來什麼樣有趣的腦神經科學主題呢?」
「今天就來解析常見腦科學謬誤,首先讓哈利與聽眾做個題目。各位覺得我們一般人的腦袋使用比例有多高?10%還是100%?」
「這我知道,電影有演,答案是10%。」
「不對,答案其實是100%。」
「哇,怎麼可能,這跟我認知到的常識不一樣耶。」
「嗯,想必許多聽眾也同哈利一樣,這就是一般人對於腦科學中最常見的誤解之一。」
「那10%這個訊息怎麼來的?」
生理運作 訊息繁雜
「其實剛剛哈利已經提到,很大部分是電影情節與一些自我提升,或心靈雞湯等商業廣告的渲染所致。」
「現在回想起來,我的確沒在正統的科學雜誌看到類似的證據。」
「對啊,我們反過來想就會覺得10%是不可能的。主要原因在於大腦驅動著我們各方面的感官、運動、認知,甚至是生理運作,如呼吸、睡眠等。假若我們只用10%,那是否代表著我們有將近90%的大腦功能都沒有作用呢?」
「哈,也是呢,這樣我們不就變得有時動彈不得,有時看不見、聽不到,有時則不能呼吸,哇,我不能想像了。」
「沒錯,拜現今科技所賜,我們能利用腦造影技術窺探大腦的運作。腦科學家研究發現,單單給受試者看一張照片,就足以讓他們的大腦整個活化起來。遑論平常生活、或現在聽著我們的廣播時,都有許多的訊息等著我們腦袋處理呢。所以說,我們腦袋是100%為我們服務的。」
「經老師這麼一說,10%這個誤解還真有點搞笑,節目最後請老師與我一起喊個口號。」
「我們腦袋使用比例只用10%?拜託,沒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