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字白文印。
全印特色是以厚實且圓融的風貌呈現,採取漢印模式,二字平穩分布,內文用印篆字體組成,簡單不複雜,以切刀慢鑿,刀工穩定,儘量不見刀痕。因此,能顯示出渾厚樸實之態。
「惜」是愛惜,「福」是福氣。就是我們縱有福氣,也要加以珍惜,切不可隨意揮霍。
惜福並不是我一個人的主張,小時候常聽長輩講要惜福,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早期純樸的台灣社會,普遍接受「浪費食物會被雷公打」的惜物、惜福教誨,記得從前小孩子的時候,母親就常如此訓誡。
年長後,我的書法老師陳福蔭先生,曾寫過一副惜福對聯,至今印象深刻:
上聯是「惜食,惜衣,非為惜財當惜福。」
下聯為「求名,求利,但須求己莫求人。」
他不僅用筆墨表達,更身體力行。昔時,每逢開春,他都會在屏東糖廠的餐廳宴請至親好友及墨緣軒門生,在用完餐後老師與師母總是不忘叮囑著:「剩菜要打包帶走,不要浪費食物了!」
末法時代,人的福氣是很微薄的,切不可隨意揮霍,若不愛惜,將這很薄的福享盡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古人所說「樂極生悲」,就是這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