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冬奧 無舵雪橇學物理

文/簡麗賢  |2022.03.11
1299觀看次
字級
今年2022年冬季奧運代表團,國手林欣蓉是唯一的雪橇選手,雖無緣闖進無舵雪橇女子單人賽的決賽輪,但冬奧初體驗的成績逐次進步,代表團讚譽有加。圖/米各
今年2022年冬季奧運代表團,國手林欣蓉是唯一的雪橇選手,雖無緣闖進無舵雪橇女子單人賽的決賽輪,但冬奧初體驗的成績逐次進步,代表團讚譽有加。圖/米各

文/簡麗賢 

今年2022年冬季奧運代表團,國手林欣蓉是唯一的雪橇選手,雖無緣闖進無舵雪橇女子單人賽的決賽輪,但冬奧初體驗的成績逐次進步,代表團讚譽有加。

林欣蓉在就讀北一女時期是田徑選手,剛好,他們班上的物理課就是由我負責教授。在林欣蓉畢業進入台北教育大學就讀前,一次機緣而轉戰雪橇,鍥而不捨,突破困境,終於一圓冬季奧運選手的美夢。

學生問我:「無舵雪橇競賽,有什麼物理概念?」大哉問。讓我們先認識無舵雪橇競賽的特色,包含需要什麼裝備、比賽的跑道有何特徵、比賽重要規則有哪些……等。

沒有舵板 危險性高



1964年奧地利冬季奧運正式納入無舵雪橇比賽。比賽滑道長度男女不同,女子組約1200公尺,個人競賽以4趟競賽的總時間最短者奪冠。

無舵雪橇前端「沒有舵板」,後端也沒有控制的機動閘,底部只有一對用來滑行的金屬滑板,沒有方向盤,必須依靠選手的身體力量和放鬆或收緊身體的技巧,控制方向,掌握轉彎和速度,比起「有舵雪橇」更難操控。運動員在高度傾斜的冰面上滑行,最高時速可達140公里,是一種危險性高而需要特殊訓練的運動。

無舵雪橇運動頭盔內有一圓形面盔,向下延伸至運動員的下巴,目的為「降低空氣阻力」的影響。連身服是橡膠材質,表面光滑且貼身,亦能減少與空氣接觸的摩擦阻力,並確保比賽過程中隨意飄動。

愈重愈快 平躺減阻



比賽開始時,運動選手將自己推置在賽道上,用釘子手套划離賽道3公尺左右,讓雪橇獲得一定的速度。靠近下坡時,選手從仰臥姿勢開始,保持身體一張一弛,在彎道和直道上行進。在短暫的比賽時間裡,選手必須透過技巧與雪橇合為一體,運用重力、空氣阻力、摩擦力等控制轉彎和掌握高達時速140公里的速度,以及承受坡度高低差的加速度變化帶來的不適。

由於「體重」是影響雪橇速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奧運選手重量限制為男子須達90公斤重,女子須達75公斤重。當體重較大時,在斜坡時重力也較大,加速度增加(速率也增快),但是受到空氣作用的阻力影響不大(截面積增加不多),故增大重量成為優勢。

這樣的概念好比「跳傘」,體重較大的選手,向下的重力較大,即使最後重力與空氣阻力達成平衡,但最後合力也較大,加速度、速率也較大。

在雪橇比賽過程中,帶釘手套提供抓地的牽引力,地心引力則是推動選手和雪橇滑行的動力;雪橇和賽道之間的摩擦力是決定速率快慢的其中因素之一。雪橇運動時與空氣接觸的阻力會減緩移動速率,因此人體直躺可減少與空氣的接觸面積,空氣阻力愈小,滑行速率可愈快。

原子校準 有助判斷



在高速的奧運雪橇比賽,成績紀錄1分01秒004,看看數字,金銀銅牌選手成績應該非常接近,因此無舵雪橇比賽計時精確到千分之1秒,而人眨眼一次需要千分之12秒。競爭這麼激烈,不可能用肉眼判斷高低,此時「光速」就是科技幫手。

歷史上的無舵雪橇比賽中,女子金牌和銀牌之間的時間差僅為千分之2秒,是比賽史相差最小的一次。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間的細微差距引起爭議,要求工程師計算系統誤差或不確定度,最後他們發現不確定度大約為千分之2。於是,帶有原子鐘的GPS衛星定位校準系統,可以精確到10-10秒,讓賽道上的計時器不確定度控制小於千分之2秒。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