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觀園》清代聖旨

◎楊建東 |2008.02.28
468觀看次
字級

清朝皇帝封贈(生者為封,死者為贈)有功官員或賜給爵位名號時所發的聖旨,稱誥命、敕命。發給一品至五品官員的聖旨稱誥命,發給六品以上的稱敕命。

清代聖旨由江蘇南京以北的江寧縣織造,以蠶絲為原料。聖旨兩端有軸,有玉軸、木軸、竹軸、犀牛角軸、貼金軸等幾種;聖旨的兩端還織有防偽暗記,必須在光線下轉動角度才能看見,暗記為雙龍圖案及「奉天誥命」、「奉天敕命」篆字。

聖旨的內容由翰林院庶吉士撰寫,十分工整認真。清代聖旨是漢滿文兩種文字並用,前半部分用漢文,自右向左寫,文未蓋朱紅方印,印文有漢字「敕命之寶」;聖旨後半部分用滿文書寫,自左向右寫,內容與漢文內容一樣,文末亦蓋大印,印文為滿文「敕命之寶」。故而聖旨上有兩個大印並列。

欽差離京時先有人前去通知受封者所在地的官府,官府則派人通知受封人做準備,擺好香案。欽差及當地官府的人到來後,受封人燃燭點香,鑼鼓喧天,欽差在案上展開聖旨,宣讀一遍,受封人跪接聖旨。

一切程序完畢,受封人必須妥善保管、嚴格收存聖旨。官府按期檢查一次聖旨,如遺失、蟲蛀、損傷、汙染或遭自然災害毀壞,要上報,並對受封人罰俸半年,重者革去官職及榮譽,並追回已遭損傷的聖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