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記載了赤兔馬的故事,赤兔馬是一匹高大的馬,全身之毛色,如火炭般紅亮、其最初主人呂布,也生得瀟灑,時人云:「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呂布為曹操俘殺後,赤兔馬成了戰利品。曹操後來在大破劉備的戰爭中,因欣賞關羽的忠誠和光明磊落,將赤兔馬贈予關羽,從此,赤兔馬就直馱著關羽南征北戰,屢建奇功。其名聲也隨著關羽青雲直上。
明朝時期,《南詔野史》載有「金馬之神」的故事:阿育王有三個兒子,都喜歡其色如金的神馬。阿育王命三個兒子前去捕捉金馬,誰抓到就歸誰。但阿育王偏愛三王子至德,私下把馬籠套交給他,三兄弟追馬追到今天昆明的東山,至德以馬籠套逮住了金馬,所以今日昆明東山又叫金馬山。
歷代的文人騷客,常以「馬」入題,留下了膾炙人口的篇章。唐代大詩人李白〈天馬歌〉云:「天馬來出月氏窟,背為虎紋龍翼骨。嘶青雲,振綠髮,蘭筋權奇走滅沒。」宋代司馬光也有〈天馬歌〉詩:「大宛汗血古共知,青海龍種骨更奇。網絲舊畫昔嘗見,不意人間今見之。」朱熹〈畫馬圖〉詩云:「精神權奇孰可班,當在白兔青龍間,君知此馬從何來?龍眠胸口十二閑。」
馬的精神、形象不僅寫進文藝作品中,而且融入風景名勝,成為恆定的人文景觀。如河南洛陽「白馬寺」,陝西良縣「良馬寺」,吉林集安縣「關馬山城」,浙江上虞「白馬湖」,上海「馬橋古文化遺址」,湖北武漢市「閱馬場」,江西南昌「洗馬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