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陳爸爸說的故事。他說年輕時上班的同事,是馬拉邦山山下的茶農子弟,當時茶農生活不易,因而到工廠上班。閒暇時,同事聊到每年茶農家很重要的事,製做供奉祖先的茶葉。
圖/Pexels
文/柚子
日前,陳爸爸說的故事。他說年輕時上班的同事,是馬拉邦山山下的茶農子弟,當時茶農生活不易,因而到工廠上班。閒暇時,同事聊到每年茶農家很重要的事,製做供奉祖先的茶葉。
在清晨兩三點,頂著山腳下低溫,採收露水盈盈的一心二葉嫩枝。回到住處,迅速輕柔將採收的茶葉,鋪在竹篾上面,再小心翼翼爬上屋頂,把竹篾放置於屋頂瓦片上,要讓來自宇宙的、清淨的第一道陽光,蒸散茶葉上的露水。
蒸散露水後,先以茶水漱口、淨手,揉捻茶葉,放回竹篾上,再次放置屋頂瓦片上晒乾、去菁。接著燃燒松枝,漱口、淨手後,將去菁後的茶葉,放置散發松香的文火上的鍋子,徒手炒製。
如是細膩謹慎的步驟,讓吸取土地、日月精華的新鮮茶葉,於瓦罐裡儲存一年,成了日日給先祖奉茶的香郁茶湯;茶湯裡,濃濃的敬意、無限的感恩,化成溫暖美滿的祝福,在祖堂裡迴盪,迴盪出氤氳,迴盪出子孝孫賢,迴盪出家宅永安……
怎樣的敬慎事而後行?當今,如此心意深遠,舉止妥當的行為已然稀少了。美麗的工事,承載醇厚的慎祖心念。
聽著故事,彷彿看到那一雙製茶的手,或許有著殘繭,粗糙卻華光滿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