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慧開法師
(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二)千萬不要變成個人生命的延畢生(續)
上周我們談到了千萬「不要淪為生命的延畢生」,時間到了就要瀟灑地畢業,揮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
很多人會說:我也不想成為生命的延畢生啊!也很希望能夠瀟灑走一回啊!但是放眼所及,幾乎都是身不由己,苟延殘喘,死拖活拉的,根本就走不了,哪有什麼「瀟灑」可言!
的確!就如大家所耳聞目睹的,在現實的人生中,到了末期幾乎都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所以才會有傅達仁在生前不斷呼籲要「安樂死」。【慧開按:很多人對於「安樂死」仍然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而不知道「安樂死」其實是非常愚蠢而痛苦的死法,等於是自殺的一種方式。若想如實了解「安樂死」的迷思與真相,請參閱拙作《生命的永續經營》(中冊):〈「安樂死」的迷思與解套之方〉及〈您所不知道的「安樂死」真相〉這兩篇文章。】
但是話又說回來,大家有沒有認真地思考:為什麼在現代社會裡,絕大多數人到了生命末期,幾乎都會陷入痛苦又無奈的困境?難道所有人到了末期都非得如此嗎?難道就沒有任何預防的祕訣或解套的方法嗎?
當然有啊!殊不知,「預知時至」與「自然善終」是生命本有的自然機制,如果我們順應大自然的生命機制,其實是可以預知時至,而且沒有痛苦地自然善終的。
所以困境是人類自己造成的,就是因為不知道要順應生命本有的自然機制,而且拒不接受「自然死」來臨,硬是要不斷地急救,一味抗拒乃至拖延死亡的來臨,最終的結局就是耗盡所有的精神體力,落得「多重器官衰竭而死」,就如民間俗諺所云:「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闖進來!」
那麼,解套之方何在?又該如何解套呢?關鍵中的關鍵就在於:有沒有認知到「生命的未來」與「未來的生命」?如果不信有「生命的未來」與「未來的生命」,到了肉體的使用年限即將屆滿,還堅持要一味地「求生」,而不斷地遭受到現代醫療科技的摧殘,結局不是「多重器官衰竭而死」,就是淪為沒有意識、只有呼吸和心跳的「植物人」,要一直拖到「燈盡油枯」才衰竭而死,讓人不勝唏噓!反之,如果能夠清楚地認知到「生命的未來」與「未來的生命」,又能夠及早規畫與準備往生佛國淨土的資糧,而且信心堅定又身體力行,以上所述的困境不但可以化解,而且能夠「瀟灑走一回」!
行文至此,回憶起一件與此議題相關的往事,二○一六年八月初,我到四川重慶,應邀在重慶市養生保健學會演講,講題為「生命的終極關懷︱︱從生命永續到生死自在」。在演講結束後的茶敘交流時間,有一位居士特別找我談一個問題,他從事養生保健的事業多年,在心中有個很深的困惑,雖然認真地思考了很多年,也不斷地找人討論,卻一直都找不到解答,那天聽了我的演講,有不少啟發,覺得我可以解開他多年的困惑。
他說養生保健雖然有助於身心健康,特別是人到了老年之後,要能維持身心健康,生活起居不依賴他人,必須要有適當的養生保健之道,而且要確實身體力行。然而,無論如何地注重養生保健,人體終究是有其極限的,萬一到了那個極限與瓶頸,所有的養生保健之道也都無效了,接下來我們還能做什麼?
這位居士的提問,的確是個大哉問,而且是非常具體現實的大哉問。我就跟他說:你只講「健康養生」當然是不夠的,一個人遲早必然要面臨肉體生命的極限,屆時如果無法跨越這個門檻,就會陷入生命的困境︱︱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接下來就必須要連結到我講的「瀟灑走一回」和「如願自在往生」,具體地實踐「生命的永續經營」,邁向「生命的未來」與「未來的生命」,有了這樣的「更上一層樓」,你講的「健康養生」之道不但不會陷入生命的困境,而且還開啟了生命的出路,又有了終極的意義!他聽了之後,當下豁然開朗,有恍然大悟之感!
如果我們只是注重當前「現世的養生」,而不知要準備「來世的往生」,那麼這一世的生命終究會面臨瓶頸走到極限而陷入困境;同樣的道理,雖然知道要好好準備來世的往生,卻不重視當下的養生保健,也很可能會陷入老病纏身、體力不濟、心智衰竭的困境,終究無法如願自在往生。我一再強調,任何人想要能夠如願自在往生,必需要有足夠充沛的精神和體力的,因此,「健康養生」與「自在往生」之間,有個相輔相成的密切關聯性,二者缺一不可。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