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文人論讀書之樂的文字不在少數,其中翁森〈四時讀書樂〉道盡四季讀書之趣味,令人低迴不已。
宋代文人翁森〈四時讀書樂〉如是讚歎春天讀書之樂:「山光照檻水繞廊,舞雩歸詠春風香。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翁森筆下的讀書之樂充滿恬淡之美。其中以「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最為耳熟能詳。
讀書之餘,抬眼遠眺,見有枝頭好鳥、水面落花,此時心領神會,好不怡然自得。但見萬物靜觀皆自得,開卷之餘彷彿亦進行一場心靈之旅。因此說「人生唯有讀書好」,所閱之書不僅是紙面文章,同時也是心之書。因此,即使「綠滿窗前草不除」也不覺蕪亂,反為美事。
是以,讀書之樂何如?沈從文在他的散文〈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中呈現他獨特的人生閱歷。自小愛逃學的他,在教室之外的市街上閱讀人生這部大書;其後輾轉流徙的軍旅生涯,更讓他大開眼界,人生之書充分在他眼前展讀著。成年後他以自學方式所成就的文學成績,尤其是散文所展現的風格大多為一派恬淡自適的悠然情趣,對於平凡而邊緣的人事物皆有他獨到的靜觀與寬容。其後得意弟子汪曾祺的文學風格也承襲了此一派雍容自得的氣度。
因此,讀書之樂樂何如,正在於萬物靜觀皆自得的意趣。無論好鳥枝頭、落花水面皆為大塊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