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在空氣漂浮傳播 潛伏期2至3天 發病期約7天 5歲以下兒童至少得1次
【本報台北訊】冬轉春季節交替之際,不少學齡前幼童上吐下瀉、呼吸道不適掛病號,尤其是「愈冷愈勇」的輪狀病毒感染,醫師提醒除了注意衛生習慣外,如果孩童不適,應多方觀察,及時就醫。
國泰醫院小兒科主任林隆煌表示,輪狀病毒、腺病毒及流感,是近日小兒科門診「大客戶」,尤其輪狀病毒是世界性疾病,「無論是先進、落後國家都跑不掉」,且病毒會在空氣漂浮,容易傳播、較難避免,小朋友手沒有洗乾淨,接觸病毒附著處,或是飛沫傳染,潛伏期約二至三天,發病時期大約要七天,五歲以下兒童大多至少會得一次,尤其是六個月到二歲幼兒。
輪狀病毒最初會出現嘔吐、水瀉,少數會出現發燒症狀,由於病毒造成腸黏膜發炎,會引起食慾不振、脫水現象,持續脫水可能引起酸中毒,造成嗜睡、肌肉無力、呼吸急促,更嚴重者會休克、死亡,林隆煌說,這幾天就有幾位小病患因為嚴重脫水住院,初期會以口服電解液補充水分,家長可餵食稀飯、米湯或是少量吐司麵包。
而腺病毒主要是呼吸道感染,會有扁桃腺發炎、高燒現象,另外腸胃道腺病毒感染,類似輪狀病毒症狀,而流感則是以呼吸道症狀表現,容易四肢無力。林隆煌說,學齡前幼童正是培養抵抗力時期,是小兒科的常客,當然也不用過度擔憂,現在輪狀病毒、流感都有疫苗可打,家長可以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