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天地】 台灣在地自然顏料的藝術 文/洪晧倫(亞洲大學設計學博士、台灣大地原色工作室創辦人) |2022.03.02 語音朗讀 222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筆者以在地原料,親手製作礦物性色粉並進行繪畫創作。圖/洪晧倫(亞洲大學設計學博士、台灣大地原色工作室創辦人)洪晧倫〈玉蘭花〉手工自製蛋彩顏料(台灣大地原色天然色粉、土雞蛋、阿拉伯膠、亞麻仁油、黃金)、亞麻畫布,60.5×60.5cm(2016)。圖/洪晧倫(亞洲大學設計學博士、台灣大地原色工作室創辦人)以台灣在地天然材料所製作的各色水性塊狀顏料。圖/洪晧倫(亞洲大學設計學博士、台灣大地原色工作室創辦人)台灣五色土原礦石、五色土色粉、五行、方位、方向、神獸示意圖。圖/洪晧倫 文/洪晧倫(亞洲大學設計學博士、台灣大地原色工作室創辦人)過去在台灣藝術的發展裡,這塊土地未曾有使用在地自然物質製作專業顏料、現地繪畫的傳統,包括已遷台四百年的漢文化傳統建築寺廟彩繪司,其彩繪顏料均是從海外進口現成的色粉,煮和桐油製成;更久遠的南島語族原住民鍋底煙黑、紅土、貝殼白的自然色料使用,也僅出現在簡易裝飾目的器物、雕刻品或紋身使用。在台灣,近年來若談論「天然顏料」,很容易會聯想到「台灣膠彩畫」。一九七七年林之助教授用「以膠兌彩」的概念,將「東洋畫」(Toyoga)即日本琳派、再興日本美術院等以特定色粉為顏料,並融入日本文化與特定技法的這支近現代日本畫(Nihonga)畫種的台灣在地傳承,定名為台灣膠彩畫。九○年代末期,中國大陸將之命名為「岩彩畫」,這些畫種最早可溯源至「古代中國工筆重彩畫」。二○一三年九月開始的「台灣大地原色」藝術創作計畫,筆者以西洋繪畫材料學與繪畫技法為基礎,加上父親家學寺廟彩繪淵源及大學時期的工藝與中國、日本繪畫藝術基礎訓練的綜合薰陶下,得力於土壤學與地質學知識,以台灣及其附屬島嶼為基地,開始收集在地的礦岩、土壤,親手歷經:採集、清洗、研磨、篩濾、水飛、沉澱、陰乾等工序,始製作成各類在地色的礦物性色粉(Mineral Pigment)。而自然色中的植物、生物有機色彩,除了採集外,甚至已親自種植各種植栽於工作室農田中,以便隨四時變化採收釋出染料(Dye),接續以各國、各文化裡相關的天然繪材科普、研究、文獻、歷史知識,以「直液法」、「乾燥兌膠法」、「水干顏料法」、「色澱顏料法」等四種跨文化的方法,將台灣在地天然材料製作成繪畫用的有機色色粉(Organic Pigment)。更甚,進一步以古代技藝或現代材料配方乃至繪畫技法個別穩定色彩,均可望達到顏料所需的耐光性要求。各種色粉均可隨著各畫種的需要,分別添加不同的黏結劑(Binder),再用水晶研磨杵仔細研磨成各種畫種的顏料(Paint),譬如添加亞麻仁油(油畫)、阿拉伯膠(水彩)、雞蛋(蛋彩)、動物膠(膠彩/岩彩)、蜂蠟(蠟彩)、丙烯膠(壓克力顏料)等,不論兌膠、兌油、兌漆之於工藝、繪畫、塗料、泥染及各種創意應用,皆從心所欲。筆者就地取材製作顏料並進行繪畫創作,主要目的是藉由手工製作顏料的儀式化過程,將藝術推及到真實觸摸自然土地,師法古代藝術家黃公望研磨家鄉虞山絳色石頭入畫的「淺絳山水」原始精神。色料傳統在漢字文化圈中,最具魅力的則是五方正色,這五色的原型就是五方土的色彩,分別代表了:方位、五行、神獸等傳統文化、信仰上的意義,始記載於西漢時期的思想傳承,由過去古中國地理位置、風土民情、地質成因與農業生產應用的歷代智慧結晶,而最終形成了現代華人所認知的民俗五神獸(五靈)、五行、方位的簡單易記易背誦的智慧傳承。五色土從土壤學與地理科學知識的跨領域基礎,均有其礦岩原型:玄武岩(basalt)、黏板岩(clay slate)、礫石(conglomerate)、砂岩(sandstone)、高嶺石(kaolinite);對應成玄黑(北)、蒼青(東)、赤紅(南)、土黃(中)、白(西),土壤是礦岩經過大自然的風、水力,甚至是生物的作用後,經過萬年才被解構為細小的顆粒,化育成植作物的養分。土壤色彩除了極少數受到生物作用影響的「腐植質」色系外,均是鐵、鋁、鈣、鎂、錳等金屬成色,即金屬礦物顏料,耐光性極佳,舉世皆知。其中,富含赤鐵礦的赭色/黃赭色更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天然顏料色彩,人類將之拿來做為色粉跟染料,應用在繪畫、織染中,迄今已三十萬年。在華人文化裡,顏料(色料)的屬性被歸於百工、匠作之流,因而未能入文人、士大夫目光青睞,累積了千年的既定觀點,導致即便時至今日,仍僅流於傳統色的概念討論。筆者以台灣在地天然媒材,身體力行將繪畫像古代一樣工坊化,透過繪畫、工作坊、講座、展演、文創應用及媒體報導的助瀾下,希望能重拾古代畫家接近天地自然,與天地共生共存的所望。用自然畫自然,用台灣畫台灣,祈願這片土地的永續與豐收。 前一篇文章 長期徵文 下一篇文章 【春秋雜論】楚文王的反省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3榮譽勳章博物館 訴說得主英勇故事2025.05.0804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5社論--關稅談判須公開透明2025.05.0806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07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8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09社論--大罷免、大讓步、大對抗2025.05.0910【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書藝心語】一心一意【遊藝筆記】落霞與孤鶩齊飛【大江南北】 天下無橋長此橋──泉州安平橋【寬鼎畫語】 諸法空相【光影紀事】 北門家政女學校之裁縫課 【時光隧道】 新芳春茶行:大稻埕飄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