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磚引玉】 最有意義的善行

文/吳一忠 |2022.02.28
740觀看次
字級

文/吳一忠

我從小就愛耍文弄筆,曾夢想成為文青,無奈家貧保送士校,中斷了年少美夢。退役後從專科加入校刊社開始,二十年來寫作不輟,文稿散見報章雜誌,至今已超過千篇。

拙作見報,曾被某雜誌轉載,稿酬不低,我認為被認同是件美事,同意無償提供使用,主編還來函致謝。多數的報章雜誌都有稿費,某些宗教刊物旨在研究法義和宣揚院務,數萬字論文也沒有稿費,但會致贈兩三本刊物當紀念。

一般人總不免俗地會問稿費如何計算,是否一字千金?我都會告知,光靠爬格子是難以維生的。至於領到稿費如何運用,就因人而異,有人吃大餐慶祝、有人儲蓄當生活費、有人補貼買菜錢,我則是捐出去。

十幾年前就讀研究所,因緣際會踏進原民部落,進行人道關懷和慈善救助,並答應贊助教育補助費。這是件百年樹人的大工程,除了向各界勸募,也把微薄的稿費布施;十年後孩子們完成一貫教育,眼見種子結成果實,選擇功成身退。

之後為了繼續推廣教育,我決定訂閱《人間福報》給需要的人和單位。《人間福報》在台灣媒體中屬於「濁世中的清流」,讓人情緒平靜,獲得處事的智慧和方法。此種心靈資糧,在功利主義和銷售點閱率當道之時,仍能維持高品質的教化內容,是相當難能可貴的。

每當稿費撥下來,我會轉交給佛光會分會會長,請她代為訂報給個人、學校或獄所,為改善社會風氣略盡棉薄之力。某一次接到來電詢問捐贈對象,事後又告知受贈者,才知會長是以我的名義捐贈;我不喜名相,叮囑會長以後以分會之名贈閱即可。

星雲大師認為許多社會亂象皆因傳媒引起,若媒體能自律,秉持正義、遵守道德約束,相信定可喚起社會大眾的自覺與自省。《人間福報》忠於事實報導,傳播美好良善的事物,進而藉此淨化人心,捐贈《人間福報》,可說是最有意義的善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