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大慶 為報恩成立文物館

記者高燈立/文.圖 |2008.02.17
2655觀看次
字級


從電信產業退休的廖大慶,為了報恩許下宏願,努力購回充滿慈愛記憶的「祖產」,成立「三剛鐵工廠文物館」,為宜蘭南方澳產業史留下一段德行芬芳的佳話。

廖大慶是南方澳三剛鐵工廠創辦人廖心賀的長子。二次戰後,南方澳一地因漁業而蓬勃發展,面積才二平方公里的小漁村,竟聚集人口25000人,一度成為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漁村 ,維修漁船的鐵工廠也紛紛成立。

當時年輕的廖心賀,邀集友人林添金、馮輝通等「三金剛」合力組成「三剛鐵工廠」, 開廠之初,三人誠懇、認真的工作態度,很快就在當地闖出知名度。

好景不常,廖心賀因工作意外驟逝,妻小頓失依靠,所幸其餘兩位股東並未將其股份剔除,反而讓廖心賀的遺孀到工廠擔任會計一職,才得以扶養廖大慶等三個小孩長大成人。

廖大慶回憶,當時「三金剛」之一的林添金曾安慰其母說:「嫂子請別擔心,大家共同努力,只要我家的孩子能長大,您家的孩子也一定能長大……。」廖大慶對兩位叔叔重感情、講義氣的行事作人銘感五內,始終感恩他們的養育之恩。

經歷四十三年的歲月,三剛鐵工廠於四年前功成身退。但廖大慶不忍工廠夷為平地,決定將工廠連同機械全部買回,整理成為「三剛鐵工廠文物館」,一方面讓自家後人存念,同時也希望見證一段「人在人情在,人亡情不亡」的往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