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兒童醫材因尺寸特殊、使用量小,許多廠商認為健保給付價格不敷成本,不願進口。健保署經檢討後決議,三月起調高兒童洗腎導管、脊柱側彎矯正醫材,幅度最高增加一倍。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昨宣布此消息,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科長張淑雅表示,自一九九五年起陸續針對血液透析及血漿置換治療需求,健保給付短期及長期使用的「雙迴路透析導管組」特材,醫師可依兒童體重大小選擇適當管路尺寸供兒童使用。
不過,由於兒童的管路尺寸使用量少,廠商因成本因素不願引進較小尺寸,醫界反應若無法取得適當管路尺寸的透析導管,臨床上只能以中心靜脈導管等其他管路暫代,恐影響醫療品質。
張淑雅指出,為協助治療兒童早發性脊柱側彎,健保於二○○八年起給付必要特材「縱向延長式連結桿」,用以保持脊柱正常形狀,但這項特材已於二○二○年停售,沒有其他特材可替代,這類病童只能改以傳統手術矯正,若無法及早治療矯正,恐造成更多後續併發症如心臟衰竭等。
張淑雅表示,經醫界反映,健保署去年十二月起陸續與台灣腎臟醫學會、台灣兒科醫學會、中華民國小兒骨科醫學會及各醫材業者重新檢討健保支付點數,今年一月共擬會議決議調高「雙迴路透析導管組」及「縱向延長式連結桿」支付點數,確保病童有適當特材可使用。
張淑雅說,未來孩童透析的導管將和成人給付項目分開,並將暫時型透析導管從每條新台幣一千三百八十八元調高至二千零三十一元、漲幅百分之四十六點三,永久型透析導管從三千五百零九點調高至六千零四十點、漲幅百分之七十二點一;縱向延長式連結桿方面,因舊款特材已停售,將改給付新款特材,從原本每支給付五千八百五十七元調漲至一萬二千一百七十九元、漲幅百分之一百零七點九,確保各醫材許可證持有者有意願持續引進及提供各種尺寸醫材,讓臨床醫師可順利取得治療所必需醫材。
張淑雅指出,根據健保署推估,調高二項特材給付後,每年約增加三十四點三萬元開銷,共有約二百四十人次受惠,新給付規定預計三月一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