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爾‧格林卡生於一八○四年俄羅斯的諾沃斯巴斯克一個貴族家庭。格林卡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同時學習音樂。叔父家中有私人的管弦樂團,經常演奏海頓、莫札特及貝多芬的作品。
格林卡自學校畢業以後,在父親的壓力下到交通部任職。他在閒暇時間依然不放棄自己熱愛的音樂,結交了許多文學藝術家朋友,尤其和詩人普希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經過四年的工作,一八二八年格林卡毅然辭去職務,前往義大利住了三年,在這期間主要學習音樂創作。早期作品多數是浪漫派的藝術歌曲及器樂小品,有著濃厚的義大利色彩。經過一段時候,他開始發現自己強烈的民族意識,決定離開義大利,重返俄羅斯。
回國後的格林卡決定創作一部屬於俄國人的歌劇。一八三八年他的歌劇作品在聖彼得堡首演,獲得熱烈歡迎。這部擁有強烈民族性的歌劇在俄羅斯藝術界引起騷動,大部分評論家把它歸納為俄羅斯音樂時期的開創作品。
一八四四年格林卡再次出國,前往巴黎,並且與柏遼茲成為摯友。柏遼茲在巴黎舉行的音樂會中親自指揮上演格林卡的作品,令格林卡十分感動。
接著格林卡來到了西班牙,他活躍於當地的文化活動,結交了許多行各業的朋友;同時也接觸了西班牙熱情而色彩豐富的民間音樂。他為人津津樂道的管弦樂曲《馬德里之夜》,就是其中一部在西班牙色彩影響之下產生的作品。
經過西班牙之行,格林卡再度返回家鄉,隨後創作了舉世聞名的管弦樂曲《卡馬林斯卡亞》。這部作品在音樂界得到很高的評價,柴科夫斯基曾經說過它是俄羅斯交響音樂的代表作。
格林卡認為創造音樂的是人民,作曲家只不過把它們重組編排在一起。一八五七年,格林卡病逝柏林,後移柩回聖彼得堡。如今俄羅斯歷史上偉大的音樂家包括姆索爾斯基、鮑羅丁、柴科夫斯基、利姆斯基,克薩科夫等,都埋葬在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