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繡的藝術性,在於線條、色彩及光影的表現,端賴以一針一線積絲而成,有別於乘興揮灑的繪畫。由於刺繡依存於繪畫的形式下,必須先有畫稿,再經過以針線分析畫稿內容的過程,刺綴於織品上,其藝術表現以複製為基礎,也就是運用線條的語言進行一次美感的創造。其中包含了繡師對針法線徑的走勢安排、色彩的暈染效果與豐富的肌理光影表現等學問,不單只是「形似」的問題,繡師必須對針線材料的物性及畫稿對象的媒材特質、造型、色彩、線條,有十足的訓練、觀察與掌握後,才能透過針法的安排、分色及刺繡技術,以針線演練對畫稿的重新創造,可以說每一幅繡畫作品都是繡師學養功力的精彩演出。 展地:高雄佛光山佛光緣美術館總館 展期:即日起至3/16
(仿張大千蟠桃畫 35x44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