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空】 享受旅行的感覺 文/林彥佑 |2022.02.19 語音朗讀 198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在登山的過程中,遇到3位來自法國的友人。圖/林彥佑從民宿看窗外不知名小漁港,雖非名山勝水,也具有另一種美。圖/林彥佑青年旅館的交誼廳,疫情期間常顯得空曠。圖/林彥佑旅行時,研究站牌也很有趣。圖/林彥佑來一頓五星級早餐自助吧。圖/林彥佑拖著行李,走在成都老街上,是一種旅行的未知探索。圖/林彥佑青旅掛滿世界國旗,充滿著旅行的fu。圖/林彥佑 文/林彥佑 有幸住在高雄,是一個每隔一陣子就有新風貌的活力城市,也是西方人十分鍾情的城市,只要拉著一個皮箱,帶著一個隨身腰包,在高雄城市裡漫步著,探索著,發現著,就能體驗一種旅行的感覺……我喜歡旅行,其實,有時候,我更在意的,是享受旅行的感覺吧!「旅行」和「旅行的感覺」,同中有異,異中又有同。旅行,未必有感覺,但感覺的生成,卻需要有意識的旅行。常常,我拖著一只小小的行李箱,或者簡單的背包,在高雄住家鄰近的背包客棧住一晚;有時奢華一點,有時卻簡約些,有時就跑遠一點到台北、台中、台南、花東,追求一種「旅行的感覺」!按下啟動鍵就出發了從check in開始,旅行的「感覺」就正式被點燃,就像一個開關,不去碰它,永遠都沒事,一旦按下了它,便開始一連串的化學反應。明明就住在同個行政區域,或在同個縣市或鄰近之地,也在台灣,但那種彷彿成為一個異鄉旅人的陌生感與幸福感,卻這麼真實地存在。櫃台服務員簡單與我核對身分,問我從哪個網站訂房、詢問我行李要寄存嗎;他們偶爾熱心地攤開一張景點摺頁,按圖索驥地告訴我哪個巷弄的美食、哪個街廓的史蹟、哪個店家的小玩意兒,或者哪個名店的故事……明明我就是在地人,卻又喜歡假裝洗耳恭聽地點著頭,好似,這座城市是我初次體驗蒞訪之地。完成入住手續,時而走進房間,期待某個異國的背包客,會與我攀聊幾句英文,對談彼此的國家特色與文化;時而坐在客廳,張望著每一個來自不同地域與國度的旅人;時而走進餐廳,期待隔晨的自助早餐,能飽足我視覺與味覺的想像……來自各國的老少朋友有好幾次,我和不同的旅人在客房或客廳裡,不經意地掀開話匣子。印象中,我曾遇過荷蘭來的朋友,告訴我荷蘭是全世界自行車道密度最高的地方;遇過西班牙的朋友,告訴我他們國家的建築極具特色,知名的建築藝術家是高第。還遇過來自南非的一對情侶,男生為白人,女生為黑人,說起他們有11種「國語」,國旗的顏色也是全世界最多的;我也和一位瑞士的朋友密切保持聯絡,因為那一次我腰包裡,恰好帶著一盒瑞士巧克力,與他有思鄉情感的結緣;還有一位熱情的澳洲人,極力邀我到他的國家,體驗廣大的牧場生活;還有來自日本、印尼、土耳其、加拿大、克羅埃西亞……是呀! 我在台灣,就享受到了前往國外旅遊的感覺!靜觀異國人士台灣行通常我會問他們,你們喜歡台灣嗎?喜歡哪些小吃?去了台灣的哪裡?我喜歡聽他們說說眼中的台灣,究竟是怎樣的;就像我過往到每一個國家時,總喜歡和當地人聊聊,說說我對這個國家的感覺。我還喜歡在我居住的街廓旅店裡,享受一頓吃到飽的buffet早餐。從晨起6點到9點,我可以放空一切,全然一派悠哉地,在時光中營造國外旅遊的感覺。我吃著中西式的早餐,不論是熱騰騰的飯包,濃郁啜飲的咖啡,我靜悠悠地品嘗著,也望著來自異國的朋友如何品味這一餐──包括怎麼拿餐具、怎麼切肉、怎麼夾菜、吃得香不香……更加珍視擁有的一切有一次,我和一位來自美國的年輕人對上了眼,他觀察著我,我也打量著他,我們彼此問候與微笑,拉近了隔桌的距離。他隻身一人,旁邊的行李袋偌大地裝著兩個月的行遊家當。原來他規畫了包括日本、泰國、新加坡、台灣在內的亞洲行。台灣是他的最後一站,他不斷用amazing的語調與眼神,告訴我他多麼愛台灣──尤其是人情味、傳統美食、城市秩序……那種愛,無可取代,讓我感到自豪,以身為台灣人為榮,並下定決心,要珍視台灣的一切。我對這位來自科羅拉多州的年輕人說,我喜歡你們鄰近的亞利桑那州和加州,我們聊著聊著,有許多共同話題。他鉅細靡遺地介紹自己的城市,並邀我飛向美國,感受大國海納百川的胸襟與開朗豁達,還有那一切多元包容的萬事萬物。踏出門切換放鬆模式能否成行,我不得而知,但我珍惜著;世界何其大,相逢自是有緣。就像我曾經寫過的一篇文章〈旅人,一轉身〉,提及了「分離之後,是否一輩子就不再相見了?」我喜歡出國旅遊,然而近年限於疫情,往往未能成行,只能沉浸於想像中,慢慢醞釀豐富的感官和天馬行空的地圖想像。看著那些熟悉的路牌,用旅人的角度來評斷他,看看是否夠清楚、夠友善、夠吸睛;我會望著天際,看看那藍得徹底的蒼穹,是否足以庇蔭遠方的國度;我愛坐在店家凝望窗外出神,瞥著人來人往──想像著旅人眼中最美的風景,以及是否有旅人同我一樣,在城市裡探索著…… 旅行,說難不難,說易不易,端看心中如何去定義。但旅行的感覺,於我而言,十分容易,只要踏出家門,就能切換一種放鬆模式,一只背包、一顆好奇的心,似乎,就足夠了…… 前一篇文章 【印象旅人】 心田一畝種什麼 下一篇文章 【印象旅人】 搭膠筏遊四草湖 熱門新聞 01【思鄉的父親】年夜飯的規定 2025.08.0702馳援旗山土石流撤離居民 佛光人送暖2025.08.0603新加坡佛光山 祝福彌陀學校考生金榜題名2025.08.0704大馬雙語禪修營 啟發修道省思2025.08.0705《365日》193萬本 全球弘揚中華文化2025.08.0706父愛如山 父餵植物人兒子蛋糕2025.08.08075.1萬人佛學會考 凝聚信仰力量2025.08.0608黑雨襲香港11小時 雨量破141年紀錄2025.08.0609立秋養生首重潤肺 少吃辛辣冰冷食物2025.08.0710慧裴法師攝影巡迴展 台北道場最終站2025.08.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印象旅人】歐洲消暑良方 人手一支Gelato【海闊天空】義大利 步調緩慢的浪漫國度【印象旅人】觀音區賞蓮趣味多 【海闊天空】花貓桶嶼小旅行 海上旅館 包辦各式遊趣母女郵輪旅遊 增廣見聞情趣多 作者其他文章【教育現場】 創造孩子的成功經驗在馬尼拉 從陌生到熟悉【教育最前線】尊重老年人【海闊天空】祈福之旅 走一段大甲媽祖遶境 【教學現場】 教孩子學習覺察 自己的情緒【教育最前線】 教孩子好好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