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空】 享受旅行的感覺

文/林彥佑 |2022.02.19
1967觀看次
字級
在登山的過程中,遇到3位來自法國的友人。圖/林彥佑
從民宿看窗外不知名小漁港,雖非名山勝水,也具有另一種美。圖/林彥佑
青年旅館的交誼廳,疫情期間常顯得空曠。圖/林彥佑
旅行時,研究站牌也很有趣。圖/林彥佑
來一頓五星級早餐自助吧。圖/林彥佑
拖著行李,走在成都老街上,是一種旅行的未知探索。圖/林彥佑
青旅掛滿世界國旗,充滿著旅行的fu。圖/林彥佑

文/林彥佑

有幸住在高雄,是一個每隔一陣子就有新風貌的活力城市,也是西方人十分鍾情的城市,只要拉著一個皮箱,帶著一個隨身腰包,在高雄城市裡漫步著,探索著,發現著,就能體驗一種旅行的感覺……

我喜歡旅行,其實,有時候,我更在意的,是享受旅行的感覺吧!「旅行」和「旅行的感覺」,同中有異,異中又有同。旅行,未必有感覺,但感覺的生成,卻需要有意識的旅行。

常常,我拖著一只小小的行李箱,或者簡單的背包,在高雄住家鄰近的背包客棧住一晚;有時奢華一點,有時卻簡約些,有時就跑遠一點到台北、台中、台南、花東,追求一種「旅行的感覺」!

按下啟動鍵就出發了

從check in開始,旅行的「感覺」就正式被點燃,就像一個開關,不去碰它,永遠都沒事,一旦按下了它,便開始一連串的化學反應。明明就住在同個行政區域,或在同個縣市或鄰近之地,也在台灣,但那種彷彿成為一個異鄉旅人的陌生感與幸福感,卻這麼真實地存在。

櫃台服務員簡單與我核對身分,問我從哪個網站訂房、詢問我行李要寄存嗎;他們偶爾熱心地攤開一張景點摺頁,按圖索驥地告訴我哪個巷弄的美食、哪個街廓的史蹟、哪個店家的小玩意兒,或者哪個名店的故事……明明我就是在地人,卻又喜歡假裝洗耳恭聽地點著頭,好似,這座城市是我初次體驗蒞訪之地。

完成入住手續,時而走進房間,期待某個異國的背包客,會與我攀聊幾句英文,對談彼此的國家特色與文化;時而坐在客廳,張望著每一個來自不同地域與國度的旅人;時而走進餐廳,期待隔晨的自助早餐,能飽足我視覺與味覺的想像……

來自各國的老少朋友

有好幾次,我和不同的旅人在客房或客廳裡,不經意地掀開話匣子。印象中,我曾遇過荷蘭來的朋友,告訴我荷蘭是全世界自行車道密度最高的地方;遇過西班牙的朋友,告訴我他們國家的建築極具特色,知名的建築藝術家是高第。

還遇過來自南非的一對情侶,男生為白人,女生為黑人,說起他們有11種「國語」,國旗的顏色也是全世界最多的;我也和一位瑞士的朋友密切保持聯絡,因為那一次我腰包裡,恰好帶著一盒瑞士巧克力,與他有思鄉情感的結緣;還有一位熱情的澳洲人,極力邀我到他的國家,體驗廣大的牧場生活;還有來自日本、印尼、土耳其、加拿大、克羅埃西亞……

是呀! 我在台灣,就享受到了前往國外旅遊的感覺!

靜觀異國人士台灣行

通常我會問他們,你們喜歡台灣嗎?喜歡哪些小吃?去了台灣的哪裡?我喜歡聽他們說說眼中的台灣,究竟是怎樣的;就像我過往到每一個國家時,總喜歡和當地人聊聊,說說我對這個國家的感覺。

我還喜歡在我居住的街廓旅店裡,享受一頓吃到飽的buffet早餐。從晨起6點到9點,我可以放空一切,全然一派悠哉地,在時光中營造國外旅遊的感覺。我吃著中西式的早餐,不論是熱騰騰的飯包,濃郁啜飲的咖啡,我靜悠悠地品嘗著,也望著來自異國的朋友如何品味這一餐──包括怎麼拿餐具、怎麼切肉、怎麼夾菜、吃得香不香……

更加珍視擁有的一切

有一次,我和一位來自美國的年輕人對上了眼,他觀察著我,我也打量著他,我們彼此問候與微笑,拉近了隔桌的距離。他隻身一人,旁邊的行李袋偌大地裝著兩個月的行遊家當。

原來他規畫了包括日本、泰國、新加坡、台灣在內的亞洲行。台灣是他的最後一站,他不斷用amazing的語調與眼神,告訴我他多麼愛台灣──尤其是人情味、傳統美食、城市秩序……那種愛,無可取代,讓我感到自豪,以身為台灣人為榮,並下定決心,要珍視台灣的一切。

我對這位來自科羅拉多州的年輕人說,我喜歡你們鄰近的亞利桑那州和加州,我們聊著聊著,有許多共同話題。他鉅細靡遺地介紹自己的城市,並邀我飛向美國,感受大國海納百川的胸襟與開朗豁達,還有那一切多元包容的萬事萬物。

踏出門切換放鬆模式

能否成行,我不得而知,但我珍惜著;世界何其大,相逢自是有緣。就像我曾經寫過的一篇文章〈旅人,一轉身〉,提及了「分離之後,是否一輩子就不再相見了?」我喜歡出國旅遊,然而近年限於疫情,往往未能成行,只能沉浸於想像中,慢慢醞釀豐富的感官和天馬行空的地圖想像。

看著那些熟悉的路牌,用旅人的角度來評斷他,看看是否夠清楚、夠友善、夠吸睛;我會望著天際,看看那藍得徹底的蒼穹,是否足以庇蔭遠方的國度;我愛坐在店家凝望窗外出神,瞥著人來人往──想像著旅人眼中最美的風景,以及是否有旅人同我一樣,在城市裡探索著……

旅行,說難不難,說易不易,端看心中如何去定義。但旅行的感覺,於我而言,十分容易,只要踏出家門,就能切換一種放鬆模式,一只背包、一顆好奇的心,似乎,就足夠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