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存掙扎的人 在盼望奇蹟

 |2008.02.05
690觀看次
字級

翻閱報紙,看到大企業尾牙席開一千三百桌的報導,和國中生為了養一家五口,窩在四坪賓館的新聞,分別被放置在不同版面的頭條,這兩則看似不相干的事件,或許正是台灣最真實的寫照。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已不再是「古時候」的事,而是每天在現實的生活中展演,台灣是否為真為「M型」化社會、貧富差距是否不斷擴大?

隨著經濟全球化浪潮加劇,擁有經濟、文化等各種資本的族群,可輕易地利用資本積累的優勢及不斷交換,讓自己在社會上處於優勢地位,這幾年台灣各項「奢華」、「頂級」商品熱銷,正說明了有更多經濟金字塔頂端的消費族群崛起,這讓我們多了一分隱憂。

也就是說,經濟全球化是台灣貧富差距加大的結構性因素,愈懂得以全球經濟市場為平台來操作資本的人,愈容易掌握更多的資本,反之,若純粹以勞力換取資本,則愈來愈容易成為社會的弱勢,或所謂金字塔的底端,甚至,不但工作時數會愈來愈長,工資卻愈來愈少。

於是透過媒體放送,大家可看到賺人熱淚的「一碗麵的故事」,但這只是弱勢族群的冰山一角,相信在我們不知道的社會角落,有更多在生存邊緣掙扎的人們,正等待奇蹟。

兩極化台灣所引動的諸多社會問題,是各界必須嚴肅看待的課題,主導政策及公共資源分配的當政者,應加速研議、修繕稅賦就業等法案,並思考如何增加並更有效利用社福資源,以修補仍有漏洞的社會安全網;而企業界,在獎勵員工的同時,也應思考企業與公益的結合,將部分的員工犒賞,轉為社會救濟的資源,多盡一份該有的社會責任。

現在正值總統大選,兩大黨參選人紛紛提出各項政策「牛肉」,但對解決台灣貧富差距問題,迄今仍未有完整而具體的論述;面對台灣愈來愈嚴竣的M型化社會,民眾期待的是,參選人跳脫口水,告訴選民要如何打造更公平的社會。

黃健群(北縣中和/講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