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團圓飯吃火鍋,大多數人以大骨、肉類熬湯頭,中醫師建議,以中藥材熬製湯頭,美味可口、沒有熱量,又有益身體健康。
北市聯合醫院中醫院區院長鄭振鴻依照台灣地區的氣候特性,提供了一種不燥熱,適合過年食用的養生藥膳鍋,所使用的藥材共十種,都相當容易取得,包括枸杞五錢、當歸三錢、何首烏五錢、山藥五錢、茯苓六錢、紅棗十枚、牡丹皮二錢、川芎三錢、黃耆一兩、龍眼肉五粒。
北市聯合醫院中醫師林恭儀表示,活血散瘀的牡丹皮、祛風活血的川芎、配合健脾理氣的黃耆、山藥、茯苓,佐以養血補血的當歸、何首烏、龍眼肉、大棗,再調以益睛明目的枸杞子,讓整個湯底,不僅可去油解膩,減少現代文明病,更有一股淡雅的中藥清香,甜而順口。
北市聯合醫院中醫院區營養師許雲卿建議,這個中藥湯底可以搭配牛肉、雞肉、魚片及各類當令時蔬等新鮮的食材,素食者配上各式菇類,如猴頭菇、巴西蘑菇等就是一道「十全十美養生團圓鍋」。
許雲卿說,將所有藥材用清水洗淨後,黃耆、川芎、牡丹皮用藥布包著,與其他藥材一起放入鍋中,加水約五千西西,煮開後以小火熬煮三十分鐘,此時將先前裝袋不方便食用的藥材撈出即可。
她說,此藥材熬煮後、清淡不油膩,可在熬煮後,放涼再冰鎮起來,以備不時之需,且適合各種湯頭,對於火鍋料理的食材有提鮮的作用。
營養師也提醒,若家中有小孩不喜歡中藥味道,可以減少當歸熬煮的時間,水開之後二十分鐘再放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