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過年 就是要點光明燈?

星雲大師 |2022.02.12
19847觀看次
字級

文╱星雲大師

千年暗室,一燈即明。燈,代表著光明、智慧。《華嚴經》說「慧燈可以破諸闇」,「燈」供養是佛教的十供養之一,一般寺院道場也會在新春期間舉行上燈法會(今年在2月15日,也是元宵節)。

在中國民間,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十五上燈,十八落燈,十九算帳,二十動身。」台灣的民俗裡,有廟會燈、元宵上燈、提燈;我們的佛教,有光明燈、平安燈。佛光山每年從農曆正月初一至三十,都會舉辦「平安燈會」,在大雄寶殿點「光明燈」,一盞佛燈,能照耀著我們平安幸福,照耀著我們光明吉祥。

因為有光才能溫暖,有光才有熱量,有光才能照耀。父母為子女點燈,希望子女聰明乖巧;子女為父母點燈,希望父母身體健康;有的人為自己點燈,希望自己未來順利;也有的人為世界點燈,希望世界和平,人民幸福。

為什麼要點燈呢?因為燈光能照破黑暗,令人感到溫暖;就像爐灶裡的火,可以成熟食物。所謂「佛光普照」,佛如光,可以讓我們的心光開朗;佛如光,可以給我們溫暖、依靠。心中有佛光,能破除我們內心貪、瞋、痴、煩惱無明的黑暗,溫暖我們的心,圓滿我們的人生、人格、未來,成就一切功德。

心中有佛光,能破除我們內心貪、瞋、痴、煩惱無明的黑暗。圖╱資料照片

●傾盡所有 貧女點燈 

過去有一女孩,到寺廟禮佛,見大功德主點燈八萬四千盞,慨嘆自己貧窮,一盞燈也點不起。回程中,過橋,見水中自己的倒影,而想起賣自己的頭髮,得幾文錢,勉強點了一個小燈。大功德主見有一醜陋小燈在一起,責問:「是誰的小燈?怎麼可以放在這裡?」

這時,天空忽然颳起大風雨,八萬四千盞燈一時熄滅,唯獨貧女的小燈仍然明亮如常。住持和尚即告誡大功德主說,不可輕視此一小燈,此一小燈為女孩虔誠恭敬,盡其所有而布施的。

大功德主感動,即問女孩要何幫忙?女孩說:「我為一孤兒,要一庵堂可以出家修道。」大功德主即成就了女孩的心願,女孩向其說出自己的身世。

女孩的父親剛過世不久,臨終前,向女孩托出實情:「妳不是我們親生的。我們想要有個孩子,就到觀音廟去拜拜。回程時,在半路聽到有嬰兒哭聲,大喜過望,認為是觀音菩薩送的,在嬰兒脖子上,有一封血書,上寫『此女名為阿照,為父因為犯罪,即將服刑,無法養育此女,望有仁人君子撫養,感恩不盡,永遠記得此恩此德』。看完血書後,在樹後隱約看到有人在遙拜。我想,那大概就是妳親生的父親。希望有一天,妳能和妳的父親再見面。」說完,女孩的養父即過世了。

貧女阿照剪髮換得幾文錢,點燈供佛。圖╱資料照片

●供佛點燈 八種利益

這年冬天,大雪飄飄,有一老人倒地,阿照將之救到庵堂中,老人說:「不必救我,死了算了,我女兒都不能撫養,活著有何意義?」阿照問老人:「你的女兒叫什麼名字?現在何方?」老人答:「我女名阿照,小時即送人撫養。」阿照即刻回答:「爸爸!我就是你的女兒!」他們父女終於團聚。

點了一盞燈,即有此不可思議之感應,想不到的圓滿,父女團圓了。

在《法苑珠林》中提到點燈八種利益:

1. 美貌相好

2.信心增上

3. 道德、戒律增上

4. 眷屬和合、美滿增上

5. 辯才增上

6. 修行增上

7. 出生人間,可生富貴家;生天,可增品增位

8. 看清目標,照亮前途,果證菩提


人生最美、最有價值的事,就是心中有一盞明燈。圖╱周宏昌

●點亮心燈 光光相映

其實,在供佛點燈之際,更重要的是點亮自己心靈的燈光,更是提起我們的正念與信仰。諸佛的國土皆為光明無量,因為佛的心無一點昏暗。佛陀放光、聖者放光是讓我們見賢思齊,讓我們懂得自覺,努力點亮心燈,讓自己的生命也能時時放光。

人生最美、最有價值的事,就是心中有一盞明燈。呼籲大家能在希望的燈下找回自己,讓每個人都覺得:我今天找到了自己,我要把真正的自己帶回家,把點亮希望的燈帶回家,把佛光平安帶回家,把大家給我們的所有因緣帶回家。

在生活裡,學習口中放光,即講好話;眼中放光,即目中有人、慈眼待人;手中放光,即做好事。若每一個人都能放射出慈悲光、般若光,在照亮別人的同時,也把光明帶給了自己。

如果我們每個人心裡都點亮一盞慈悲的燈,點亮一盞智慧的燈,點亮一盞歡喜的燈,點亮一盞信仰的燈,讓內心有了歡喜、信仰,其實比世界上有形的財富更為重要。我們更要為社會、為全世界點亮一盞和諧的燈,點亮一盞彼此尊重的燈,大家仰仗著這盞燈,互相尊重,彼此包容,共同創造一個美好的地球。

──節錄《星雲大師全集‧佛法真義、佛光教科書》

●佛光山 光明燈
可點入網頁,線上登記或電話詢問

■雲端點燈

佛光山大雄寶殿點燈  07-6561921#1421~1423

佛光山春節平安燈法會

我們要為社會、為全世界點亮一盞和諧的燈,點亮一盞彼此尊重的燈。圖╱資料照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