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境互發的情形,智者大師說明,這是因行人修觀時,各人的根器、與業力因緣不同所致。以下,灌頂大師又針對行人容易生起的疑問,作補充說明。
問:為何會有諸境互發的情形?
答:諸境互發的現象,都是由於過去世與現在世的因緣所致。過去有漸觀的種子,今逢修觀的因緣,因此次第發起境相。過去有頓觀種子,現在修觀時,就會不次第而發起各種境相。
過去有各種修觀不定的種子,就會產生諸境交錯生起的現象。過去修觀時,同時數境皆發,現在世修觀時,也會十境皆發。過去世修觀時,發起境相時,數目不定,今世修觀,也會如此。
過去世曾經證得境相,今世修觀發起境相,則容易成就。過去世雖修但無法有證相,今世修觀,也不容易成就境相。
過去世修觀的善因強,今世雖然不修也會發起境相。今世修觀觀因緣力強,等修觀時就會發起境相。若有過去的修因,加上今世修觀的因緣,二者因緣和合俱足善巧,能回向佛道,今世發起境相時,則能利益禪定之生起。
過去世的因緣中,修觀的境相,不但沒有次第,又含混煩惱雜染,則今世修觀時,就容易影響禪定的生起。
若發起的境相,因緣力弱,則發起的境相,就不能持久。若發起的境相,因緣力強,發起的境相,就能持久。修禪定時,引發的粗住心或細住心,乃至四禪的境相,也是如此判別發起境相的強弱。
好的境相容易發,是因為煩惱的障礙輕;好境相不容易發,是因為煩惱的障礙重。惡的境相不易發起,是由於行人根器利的原故;容易發起惡的境界,是由於行人根器較鈍的原故。想要滅除惡的境相,是要知道對治方法的;善的境相,可以由境相發起的現象來判斷。這其中的關鍵,需要用智慧去審查;若無法獲得好老師的指導,就容易錯判是非。行人於修觀時,是必須謹慎行事的。
(待續)